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一点冬装经验分享

 以前经常冬天被单位放到各类寒地干活,稍微有点研究。

保暖本质是空气管理,得先明白2个常识。

水寒效应:在潮湿环境,空气的散热速度是干燥环境的25倍,所以体表温度是越湿越冷。
正常人只要有新陈代谢就会持续排汗,冬季普通人一天也会有约500毫升的基础排汗量,差不多是一瓶矿泉水,汗水不及时处理也会加速体温散失。

风寒效应:在无风情况下,人体表层的空气基本会形成一个保温层。而如果有大量空气流动,则会持续带走热量,无法形成稳定保温层。人的体表温度会感觉到比实际温度更低,以冬季常见的4-5级风为例,可以导致体感和实际温度相差10到20度。

户外运动追求轻薄暖,针对这2个问题设计了三层穿衣,对一般日常也大致有效。

内层排汗:内衣以贴身的速干排汗材料为主,避免纯棉和不透湿的各种化纤材料。

纯棉虽然吸汗性能很好,但干燥速度慢,湿润以后水汽会持续堆积,皮肤表面会产生水寒效应。所以在户外和潮湿环境会引发持续失温。

中层保暖:以各类抓绒,拒水人造棉,羽绒制品为主,并且注意和内层和外层的搭配,避免湿气堆积引起失温。

外层防风:可以选冲锋衣/防风软壳,各种有防风功能的棉衣/重型羽绒,各种厚度的防风软壳裤。

但防风也要考虑透湿,避免壳内湿气堆积失温。防风透湿主要是利用不同分子体积差异进行过滤,需要面料有特殊工艺,比如纳米级别高密度编织或者加防风透气膜,所以相对成本也较高。廉价冲锋衣一般只用涂层防雨,放弃透湿。

这三层会根据实际情况组合或裁剪,方式也比较灵活,比如保暖可以和防护合并。

但一定不要盲目的跟风买,先弄清楚自己的问题和核心需求。

大部分人不暖和,多半是内层和外层没做好。

比如内衣为了保暖弄个德绒,国产“德绒”又基本不透气,再搭配个也不透气的羽绒,越穿越冷。

比如北方室内有暖气,如果很少外出,棉内衣加羽绒就是合适的,但是如果户外或通勤时间长,这可能就不合适。

比如单穿个羽绒大衣大风天外面跑,充1吨绒也没用。

又或者图好看弄个完全不透气的低端冲锋衣,防风了,但里面的羽绒都闷熟了。

对于内层和外层,老字号户外品牌通常是比各种喜欢发明噱头的xx厂商更好的选择。预算有限可以看迪卡侬,钱多点国货凯乐石/龙牙,不缺钱就鸟象巴塔。

此外,你还要弄清自己地理位置的特点,北方重点是户外防风,南方则要考虑24小时抗湿。

南方冬天普遍潮湿,容易水寒。各类衣物都应该考虑快干,拒水,提高保暖效率,室内也要适当物理除湿。

牛仔裤和抓绒卫裤,外层是棉质,不防风又容易吸潮,就很不适合南方,可以考虑抓绒的软壳裤,或者面料使用了速干材质之类的产品。

毛衣和羊毛衫,除了容易收集湿气,自身暖效比也不高,羊毛相同克重保暖能力只有抓绒的一半。而抓绒通常还有很强的快干性能,比如polartec的抓绒,机洗后半小时就大致能穿,能够快速排放身体产生的湿气,有效对抗潮湿。

羽绒服,保暖效率在高湿度环境很低,1件充绒200克的羽绒在北京是喜羊羊,到了长沙就只能发抖。

primaloft和新雪丽之类的人造科技棉,保暖效果接近600蓬的左右的羽绒,但在潮湿环境下性能基本不衰减,可以做为轻薄款羽绒的替代品。人造棉虽然不如抓绒透气,但透气性还是好过羽绒,再加上一般都有拒水能力,也就是不挂水,也能有效控潮。

这类材料制作的棉衣/棉裤显然比天然棉和羽绒更适合南方。我甚至还见过一个长沙的老爷们自己动手缝制p棉的被子过冬。

如果喜欢羽绒服的轻暖,南方购买轻薄羽绒也应该优先考虑拒水羽绒,拒水羽绒在绒朵表面有镀膜,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被液体彻底浸润失温,一定程度也能增加潮湿环境的保暖性。

还有就是鞋,南方如果是雨雪交杂的地区,室外鞋一定要防水透湿,gore-tex膜加成的各种户外鞋和工作鞋是首选,比单纯往鞋里塞羊毛要强。而且gore-tex品牌管理比较严格,有标鞋说明已经通过了比较严格的测试。

来源:豆瓣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富不过三代

 sea_2601374_1280.jpg

昨晚在评论互动里捎带提了一句财富传承的话题,起因是我看到集思录上的帖子,有人打算用父母一辈子奋斗攒下来的1000万资产来做全职投资,这事单单看标题就让人觉得心头一凉。

很多富一代都忙着奋斗挣钱,疏忽了对下一代财商的培养,这样的结果就是你辛苦一辈子攒的那点家底,你的孩子可能踩一两个坑就全赔出去了。

选项1,把钱存在银行,让孩子吃利息。优点是稳妥,缺点是慢性缩水,儿子那一代估计还能当个钱花,到了孙辈就被稀释的不剩啥,全都回吐给社会了。

选项2,买几套房子,让孩子收租。是很多富一代的心仪选项,兼顾了资产成长和现金流,但其实也是拿过去的经验刻舟求剑,未来100年中国的人口都在下行通道,长期持有房产也好不到哪去,但总归是能让儿孙们多吃几年老本。

选项3,买一堆高息股,让孩子每年吃分红。其实是个很不错的策略,但世事变迁,行业兴衰起伏,完全不懂投资的孩子不会调仓。所以买红利基金长线持有是个解决方案,不要只买a股,要境内外兼顾。

选项4,买一些远期保险,当作强制储蓄,我觉得一定仓位做个兜底方案还行,买太多也不合适,毕竟流动性不好。

选项5,家族信托,这个我不太了解,感觉没个10位数都不好意思搞这么大排场。

选项6,购买黄金产品储存,我觉得这可以是一个辅助策略,但不适合当主力策略,毕竟黄金拉长周期的收益率一般,好处是有保底,扛意外能力强。

选项7,购买公募债基,复利吃增值,这在过去的三四年是性价比很高的策略,但未来中国的货币政策不可能永远宽松,所以也还是会涉及到择时的问题。孩子不懂投资就不能买多了。

主流的理财渠道基本上就这些,这些选项没有长期、单一的最优解,通常都是要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和周期来组合使用,所以才说这事麻烦,孩子如果财商不够是很难动态驾驭投资组合的,最终他们会嫌父亲教的东西太麻烦,为了图省事一把梭哈某个10-20%高回报的项目

来源:猫笔刀 微信号:maobidao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几起平平无奇又非常值得深思的诈骗案

 2024_04_10_09_12_26.png

@杭州金融女民工:最近看到的几起平平无奇又非常值得深思的诈骗案。

第一起,女老师收到一条自称军人的交友短信,对方称在“珍爱网”看到其联系方式与其搭讪,后以短信沟通不方便为由与事主先后通过QQ等进行频繁联系后发展为网恋关系。对方以其有内部投资消息但在部队不方便自己操作为由,诱导事主登陆涉诈网站进行虚假投资理财。第一次小额投入对方给事主返现数百元盈利,获得事主信任。并引导事主至假冒的“中信证券”进行虚假投资理财平台,共被诈骗255万元。

第二起,有个林女士,在小红书上收到私信问“处对象吗”,然后要求通过QQ联系,双方交流了下各自条件,林女士觉得还不错就开始接触。几天后,对方说比特币投资比较赚钱,让林女士试试,随后给了一个公司内部账号,林女士根据客服引导操作赚了一些钱,为获得更高收益,林女士在客服引导下贷款充值成为了“会员最终发现被骗,损失了77万余元。

第三起,就前不久的新闻,江西南昌的女房东小希,在闲鱼上发布租房信息,一名自称某证券公司内部员工的男子加了她的微信并对她展开疯狂搭讪,知道小希有老公后便开始以“兄妹”相称。一周后,男子以掌握公司漏洞,自己不方便操作为借口让小希代买证券和国际黄金,在见到男子大量投入盈利不菲之后心动的小希也参与了投资。最后被骗了407万,其中300多万是贷款。

我总结了一下这些诈骗案例的共同点:

1、针对女性,特别是有婚恋和情感需求的女性(没有需求也要创造需求),开局就是谈感情;
2、喜欢用QQ等小众聊天工具,我猜是因为不用实名方便跑路;
3、最终都要转移到投资,各种渠道各种名头;
4、利用人性的贪婪,先给一些立竿见影的小收益,诱惑刺激更大金额的投入;
5、成功率比大家想象中高很多很多,不要小看这种低端骗局的威力。

所以,如果你是女孩子,当你在互联网冲浪的时候,对面出现集处对象(撩骚)、QQ、投资三要素为一体的一个人时,不用怀疑,这100%是诈骗。

再次给在座各位女性粉丝提个醒,也许你真的很聪明很谨慎很有反诈骗意识和能力,但也有极小极小的可能是适合你的剧本还在疯狂写脚本,但概率再小,一旦发生就是100%,日常提高警惕,总归是不会错的。

有用请分享,安全你我她。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日本的奇葩案例——用白糖来补贴造船

 ship_1366926_1280.jpg

@饭统戴老板:关于各个国家的产业补贴,这些年写文章攒了很多案例,正好前段时间做船舶工业的专题,翻到一个当年日本的奇葩案例——用白糖来补贴造船。这里给大家摘录和叙述一下:

1. 日本从1950年代开始发展造船业,但由于造船需要大量钢材,本土钢铁产业直到60年代才能提供廉价的船板,所以一开始日本造船竞争力不足,出口没优势。通产省官员很着急,就想办法来补贴。

2. 战后日本政府财政预算有限,于是就琢磨了个办法:当时日本因为缺乏外汇,食糖进口被严格限制,只要企业有食糖进口许可证,转手一倒卖就能赚钱。于是政府干脆直接给造船企业,发食糖进口证。

3. 通产省的官员工匠严谨,甚至搞出了一套“方程式”:按照能让出口船舶具备“价格竞争力”的目标来倒推,算出要补多少钱,然后再根据食糖进口倒卖的差价,算出给造船企业发多少食糖进口证,才能刚刚好。

4. 就用这种方式,光在1954-1955年期间,日本政府就补贴了100亿日元,直接把船舶出口价格拉低了20%到30%——这是相当大的幅度了,大幅促进了出口。也正是从50年代中期,日本造船开始迅速崛起。

5. 日本造船业到60年代,就登顶全球第一。在1967-1975年的全球海运超级景气周期中,占全球50%以上份额的日本赚得盆满钵满。所以日本对造船的补贴,不能说成功,只能说太成功了。

6. 这种补贴的本质,是让买白糖的老百姓来掏钱支持造船业,可谓是一对一帮扶了。这个案例很多日本产业史的书都写过,比如附图里的这本《日本经济奇迹的终结》,作者都留重人,是参与过产业政策制定的经济学家。有兴趣的可以翻一下。

7. 写这个案例的目的,是想阐述一个简单的道理:产业补贴这种事情,任何一个处在追赶期的国家,都必然会用——日本用过,韩国用过,德国、法国、美国在工业革命追赶英国的时候也统统用过;而英国现在搞大模型,政府也得拿出真金白银来扶持本国产业。

8. 产业补贴对于一个启动早期的产业,的确有帮助,但越到后面作用越小。比如,日本造船之所以能够占全球第一30年(直到被韩国超越),跟日本60~70年代整个国家工业的效率、成本优势、以及国民焚膏继晷的劲头儿密不可分。

9. 每个做到全球第一竞争力的产业,都不是只靠补贴就能搞定的。否则拥有铸币权的国家,才应该是所有工业门类都第一的国家。

2024年11月10日 星期日

有朋友觉1000万不够躺平的理由

 @天涯历知幸:有朋友觉1000万不够躺平的理由,是这样的:80年代,普通工人的工资是40块/月。但是到了2010年,普通工人的工资是4000/月,足足翻了100倍。

但是,80年代的1万块,就当时而言的一笔的巨款,存在银行30年,绝对翻不了100倍。所以上班才能跑赢通胀,1000万是不够花的。

我觉得说的是对的,但是,从1980年到2010年,普通人的工资之所以能够翻100倍,是因为遇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红利期。

按照这个逻辑,1980~2010年,收入三十年翻100倍,那2014~2024,这十年收入至少能翻20倍,但是,翻了吗?

以我自己举例,我是赶上了银行、互联网、影视传媒最后的红利期,别说20倍,我5倍都没翻到,更何况大部分从事实体行业的普通人。

普通人的红利期早就过去了,未来大概率也不会出现改革开放那样巨大的机会了,除非鹰酱突然腿一蹬嘎了, 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我对未来几年的期望,已经不是收入上涨了,而是只要不持续下行,能够维持收支平衡,不动用存款,我就每天笑哈哈了……

最后说一下,按今天的汇率,1000万人民币,折合138.26万美元,折合2.1亿日元。

常看日剧、美剧的,尤其是刑侦类型的,别说百万美元,一亿日元,为了几十万美元、几千万日元杀人的案例能有一堆,甚至是一伙人为了这个金额共同犯案。

当然了,互联网是用于交流的平台,大家都是成年人,三观早已定型,大家求同存异。

2024年11月8日 星期五

生命力旺盛的人,都有很强大的“觉知力”

 lion_8143175_1280.jpg

@Leklchenn:我发现大家之所以被生命力旺盛的人所吸引,其实是因为总能在对方的身上看到希望。这种希望不一定是现实问题的解决办法,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昂扬的姿态,是一种对生活永不绝望的精神状态。有时候人需要的并不是多少物质、多少解决方案,有时候仅仅是能够被唤醒希望,嫩个被点燃对生命的热情,就足够支撑一个人生活下去了。

我越来越觉得生活更重要的是找到那个最好的状态,而不是一味地去解决问题和追逐进步。要知道任何目标都是阶段性的,努力是无止境的,而生命力不在于你完成了多少目标,而在于你从生活中汲取了多少能量。一个人可以赚得不多、拥有的不多,但如果他能够真心实意地享受自己的生活,那么他就是最大的赢家。

而生命力旺盛的人也正是因为具备这样的特质,即关注生活本身胜过任何外在的匮乏。他们由衷欣赏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只盯着不够完美的地方。他们由衷地感激目前已有的一切,而不是始终憋着一口气要证明自己。富有生命力的人,眼中的问题很少,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期待,比起担忧明天会摧毁一切,他们更愿意关注当下还有什么更好玩的地方。

当下社会很卷,大家过得很紧绷,所以才更需要贴近生命力旺盛的人,不是说这样的人就没有烦恼,而是他们不会把烦恼看作比生活更大的事情。我觉得生命力强的人,内心承受能力也更强,或者说他们更乐观、更相信美好,烦恼自然是会有的,但他们认为烦恼是一个随机出现的东西,并不会影响生活的主线,他们乐于接受这种不确定性,也并不会因为突发状况就打乱生活的主旋律,本质上他们的内核是很稳的。

生命力旺盛和浮躁是有区别的,有些人只是表现得狠浮夸,但他不一定具有很旺盛的生命力。浮躁的人关注的都是目标,是匮乏感驱动的攫取外在成绩的人,是与生活的本质背道而驰的。而生命力,产生于生活本身,与任何目标都无关,所以小孩子是天然生命力旺盛的人,因为他们压力小、竞争少,目标感弱,所以他们更注重享受生活的过程。

而成长后还能保持生命力旺盛的人,是特别让我钦佩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经受了生活的打磨,却依然保持着生命的鲜活,没有被无聊的社会同化,他们依然心存希望,并乐意为别人带去希望,这是很强大且美好的品质。知世故而不世故、独立强大却温柔善良,是这些人的特点。待在这样的人身边,就会觉得自己的烦恼被无限缩小,甚至不值一提。和生命力旺盛的人在一起,就像靠近一个小太阳,让我们更专注于生活中美好的部分,而不去放大阴影。

2024年11月5日 星期二

淘宝工业品:中国隐形冠军的孵化器

 1.jpg

最近有个挺神奇的事儿……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了要发展低空经济,然后没过几天,淘宝上就上架了一个很神奇的商品——亿航的EH216-S“空中的士”——真的不是开玩笑,这东西真的通过了适航认证,只要你有相关执照,就真的可以开走。

2.jpg

199万,交个朋友当然,价格也很感人,直播价199万元人民币。错过了直播的同学也不要担心买不到。

(现在价格是239万)整个事情,都透出了一种东方大国特有的朋克感觉:在中国的电商平台上,你除了可以买衣服买鞋子,甚至还可以买一架正经的飞行器。

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销售渠道永远都很重要——且不说能不能开、有没有钱的问题,以前你要想买一架飞机,那估计是要费老鼻子劲儿了。飞机不是汽车,路边是没有4S店的,对于普通人来说,连飞机厂商的销售都接触不到。

但现在,只要银行卡的余额允许,拿出手机下单就可以了。星海之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讲的就是“你在淘宝上可以买到什么东西”——在淘宝上,你甚至可以买到包括挖掘机、发电机等等一系列的重型装备。这其实也反映出来一个很有趣的现实:以淘宝为代表的中国电商企业,现在似乎已经进化成了一个横跨工业和消费两个完全不同市场的超级平台,并开始展示出此前完全设想不到的神奇价值。

是时候该讲讲中国的工业电商了。

工业品采购的痛点今天的我们提起网购、电商,已经和“新潮”没什么关系了,完完全全就是一种日常习惯。我现在一年基本都逛不了几次商场,有什么需要直接在网上下单就可以了。中国早就已经完成了消费品市场的电商改造,随之而来的便捷和经济带动也是显而易见的。

但对于中国的工业品销售来说,电商的力量却还没有被完全施展开——传统工业品的采购和销售过程之中,依旧存在着大量需要被解决的痛点。第一个痛点,就是如何尽可能多地接触到新的客户。

大型企业往往有一套严格缜密的采购体系,一个新供应链企业进入供应链最快也需要几个月,中间涉及到了拜访客户、展示样品等等环节,很可能忙活半天连对方面都见不到。为了挤进供应链,你需要想尽各种办法去和采购部门的办事员、经理介绍自己的产品、走关系,有时候还要帮别人各种各样的忙,毕竟现在市场这么卷,别人凭啥要去买你的东西而不买别人的东西呢?局长的一个广东朋友就是这样——为了打入某个大厂的供应链,整整花了两年时间去处关系,逢年过节的礼物和日常的请客吃饭就不说了,大忙小忙也帮了不少,据他所说,为了拿下这个关系,至少也花了十几万。

你还别觉得委屈,因为这个事情真的是你不做有的是人去做,甚至有人抢着去做——因为一旦进入了大厂的供应链,整个公司的业绩的的确确是会有巨大提升的——局长的那位朋友拿下那段关系后,往后两三年的业绩都在两千万以上。那十几万的前期投入,就是传统模式下的获客成本。

除了获客困难,账期问题也是困扰传统工业品销售的问题。传统的工业品采购,账期在半年以上的简直不要太常见。以某个大型主机厂来说,他们给自己供应链企业的账期基本都在六个月以上,在某些情况下,还会使用承兑汇票,并且汇票还会有一定的兑换期限。

如果你是这个主机厂的供应链企业,那可就头疼了:面对6个月的账期,手上必须要有足够扛住12个月的稳定现金流——生产不是一锤子买卖,举个例子来说,为了生产这一批货,花了2000万成本;那么为了供给下一批货,你手上还需要有2000万元的资金。

这…就是给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上强度了。也就说,你手上必须有4000万的资金,才能完成扛得住这么一通折腾——面对如此大的资金压力,中小企业能保持生存下去就已经不容易了,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投入研发和升级。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还是因为工业品的特殊性。

工业品不是消费品,衣服鞋子不满意退货就是了,负面影响到此为止。但生产线上,一旦某个零件故障,带来的就是整个生产线的混乱进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做到尽可能的严谨,采购方必须慎之又慎。而且工业品的各种指标、规格相当复杂,很多时候不仅仅需要先看样品,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测试。总而言之就是,买方担心卖方虚假宣传,卖方担心买方拖延账期。

根本来说,是采购方和销售方之间的成本、信任问题。

工业品电商解决了什么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并不是无解的。中国的电商平台,从出生的那天起,就是为了解决这种成本和信任问题的。

只要简单复盘一下中国电商的发展史,你就会发现:对抗交易之中的成本与信任,这是电商的主线任务——二十几年下来,这条主线基本没有变过。

阿里巴巴最开始的时候,做的其实就是“工业品电商”,只不过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表现在外的形式是“中国黄页”——当初他们做中国黄页的时候,原话就是“我可以建立一个中国最大的国际信息库,通过网络提供供需信息和供货渠道”。

3.jpg

早期“中国黄页”的页面当年中国黄页上的买卖,也不是后来的消费品,而是工业品。我们在网上买手机、买电脑的时候,会因为手机和电脑功能复杂而选择线下交易么?二十年前大家的确不敢在网上买电脑这种复杂的高价值商品,但现在这简直是再平常不过的操作了。

再说了,“空中的士”都能在淘宝上买到了,一般的工业品,还有啥能比它更复杂?而且话说回来,工业品传统线下交易的模式,其实更像早期不发达的电商——买卖双方总是会困在“付款VS发货”的博弈中——相互合作的时候,你没发货我就只能先给一部分钱,剩下的尾款等我收到后再说。

尤其是当涉及到大批量采购或者采购高价值商品的时候,一旦出问题就很影响合作状态。大家都是想做长期生意的,都是反对“一锤子买卖”的,也正因如此,传统模式下的这些问题才会让人头疼。但视角切到电商领域,这似乎就不是个问题,支付宝不就是干这个的么?

而且在平台的监管下,店铺如果真的做了什么不道德的事情,那么迎接他的将会是他无法负担的代价——一单生意没做好,往后一年的流量可能都被卡,等于倒逼着店家去提高自己的服务。中国的电商如此普及,工厂的采购员们平时自己也会网购——他们对于电商平台解决信任问题的认知是可以无缝衔接在自己采购工作中的。因此,这不仅仅是一个消费习惯变化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各方面基础设施都已经齐备的结果——电商平台的售后和质量保证到位了,店铺打分的机制成熟了,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普及了、物流服务便利了。然后,大家就都愿意在网上买东西了。

电商平台的本质属性,就是去降低交易的成本,不论是工业品还是消费品,原理都是一样的,这是淘宝最擅长的地方。将工业品交易转移到线上之后,买卖双方实际上都获得了便利。以淘宝工业品来说,买方在平台上得到的是更便捷的采购体验——产品种类更多、价格比线下更低、能更简单地看到同行的使用评价。而买方则获得了更低的获客成本。

淘宝工业品卖家已经超过70万,每年在线的工业品专业买家有9000多万,每天都有上千万次工业品采购的搜索、交易在淘宝上发生——其中不仅包括螺丝、螺母、紧固件这些通用性较强的产品,还包括了气动元件、控制柜、阀门等较为细分的品类,甚至也有大型的工程机械、高精尖的电子元器件。

4.jpg

在淘宝上销售的发电机说白了,被淘宝所聚合的其实是中国近百家业内知名的工业品品牌和200多个产业带。“上淘宝买工业品”的习惯养成后,卖家获客成本的降低可谓是立竿见影——谈起之前的客户洽谈,“TWSNS山耐斯天猫旗舰店”的叶文浩表示非常繁琐困难——“以前在线下跑,见到客户一面都很难,还得拿着样本书到处跑,有时候都进不去别人的公司。

”但现在,对于叶文浩的店铺来说,只需要在网上进行推广,店铺和商品的信息就会触及全国甚至海外。“正泰方禾企业店”的张海杰也谈到了工业品电商带来的获客成本降低——线上报价之后,客户觉得合适就可以线下签合同、线上付款并发货就可以了。而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效率,就是因为淘宝平台提供了信任感,使得买卖双方不需要因为信任问题而额外花费其他的时间和成本。有趣的是,在工业品的采购上,也出现了消费品电商中朋友之间相互推荐的情况——以“鑫源线切割配件批发淘宝店“来说,他们在线上销售的一款品牌控制柜在客户中获得了巨大的好评,有不少人在网上买了之后体验不错,还会推荐给自己的同行友商。除了获客成本,账期问题,顺带着也被解决了。

“鑫源线切割配件批发淘宝店”的王强表示,以前在线下销售时,有的客户甚至会出现欠账长达一年的情况,但在线上交易,整个过程和平时网上买东西是一样的——至多十天半个月就能收到款项。实际上,对于不需要走招标程序的零散采购,在淘宝上解决的效率远高于传统的线下模式。而即便是需要对公支付的大批量采购,现在淘宝也在试验线上的公对公支付——在叶文浩眼中,之前淘宝上的商品和店铺链接表现的更像是一个名片或者样品书,客户在网上看中了某种产品,回头还是走线下的对公采购流程。但现在,直接在淘宝上公对公支付的流程已经在测试之中,或许在以后,双方企业可以直接线上完成对接。最后的结果就是,在最近的企业采购节上,王强所在的“鑫源线切割配件批发淘宝店”销售额实现了翻倍增长,叶文浩的TWSNS山耐斯天猫旗舰店销售业绩也增加了40%——开年的企业采购节期间,很多企业老板在网上看到信息后也会尝试线上采购,相比起2023年,今年在淘宝上进行专业采购的人数增加了近20%,采购金额同比增加10%,相比起去年买家数量增加了16.2%。据多家行业媒体报道,2023年度淘宝工业品成交额已突破了1200亿,已成为工业品电商的第一大平台。

工业品电商与隐形冠军如果工业品电商仅仅停留在这里,它的意义不过也就是一个销售渠道的变化。而当我们再多去看一层,你会发现工业品电商实际上能做的绝不仅仅只是“降本增效”。

在销售和购买的行为背后,汇总在淘宝工业品平台上的其实是海量的、关于工业品的产品信息——这种信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众所周知,在制造业领域,德国的“隐形冠军”模式可谓是极其成功,全球2700家隐形冠军企业里,德国企业占了一半,这些“隐形冠军”,年销售额虽然并不算高,但在各自的细分领域里都有全球数一数二的市场占有率——德国的“隐形冠军”之中,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

5.jpg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数量全球最多德国中小企业为什么可以这么强?资本、政策、历史背景当然都是重要的因素。

但在这些因素外,还有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因素就是在于他们和客户之间的紧密联系——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之中,负责和客户进行联系的员工比例远高于巨头企业,比起大公司,中小型的隐形冠军企业更在乎顾客的想法。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来说,其实道理也是差不多的。不论是王强还是叶文浩,都表示了日常经营中“老客”的重要性——老客户不仅仅是营收的来源,更是品牌和口碑的奠基人。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传统模式下主要做的却都是本地或周边的生意——虽然有利于巩固老客户,但没有能力拓展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多关于市场和产品的信息。

传统模式下,见个客户都那么费劲,你还要如何去拓展更大的市场呢?无法扩张市场,你又要如何与客户交流、获得客户的想法呢?但如果将电商平台的作用引进来,事情就完全不同了,早就在消费品市场上运用纯熟的电商评价体系,不论是“买家秀”还是“店铺评分”,都可以通过非常便捷的、扁平化的同级商品比较,来寻找到平台上更优秀的产品——评论区里来自天南海北的客户评价,就是最好的证明。从这个角度来说,工业品电商绝不仅仅是一种销售渠道的改变,而应该被看作是对制造业的一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升级——浙江科技大学德语国家研究中心的董颖教授就提出:“…..从战略层面加强对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引导、帮助和赋能,积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对接制造业。

”“鑫源线切割配件批发淘宝店”的王强表示,当他们推出一款产品后,同行企业之间自然而然会跟进模仿,在市场的竞争之中,产品的品质就会不断升级。而且用户在使用产品后,就会通过淘宝给予反馈,基于反馈信息,厂商也有了精准的改进方向。王强专门提到了淘宝后台的“生意参谋”功能——每天都会给店家提供包括爆款产品资料在内的各种信息。

说到底,一个行业的电商化就是对这个行业购买和销售行为的升级以及背后整个供应链的升级。在消费市场电商化的进程中,我们看到了消费者交易成本的降低,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新消费品牌的崛起。如今在工业品市场的电商化进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交易成本的降低和企业的数字化升级,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是否也能诞生一批世界级的高品质工业品品牌呢?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供应链改造、新品牌崛起这样的事情,多年之前就已经在消费品电商上走过一遍了。

来源:星海情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