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9日 星期日

月薪过万白领辞职回乡养鸡 亏数十万后回城找工作


“该说再见了,我的养鸡场,猜到了这个开头,却没有猜到这个结尾……”
在微信上敲下这句话之后,唐冬开始着手处理自己创办两年的养鸡场。6月12日,他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等几天就准备回城里找工作”。
两年前,先后在央企、外企工作,月薪过万的唐冬怀揣着田园梦回乡创业。然而,兜转一圈之后,唐冬回到原点,背后付出的是两年的时间、数十万资金,甚至与家人的分歧……
辞职
“办农场是事业,做好了挣得比上班还多”
6月11日,天阴。
唐冬家屋后的整座山,都是他的农场。山上林间黑色、斑点色的鸡一见人走来,四处飞散。
鸡是散养的,四处觅食的鸡可能将蛋产在任何一个角落。果不其然,步行5分钟,就发现有好几窝产在林间草丛中的鸡蛋。唐冬走过去,熟练地捡起来。
一上午忙碌,13时,雨大如豆。唐冬顾不上吃午饭,给客户快递的鸡和蛋需要在13时30分前送到镇上的邮局,他得将一盒一盒的鸡蛋搬运到屋外小路的车上。
唐冬的父亲在屋檐下站着,看着唐冬在雨中穿梭,脸上没有表情,也没有伸手相迎。几趟下来,唐冬一身湿漉,脚上沾满泥浆。坐在车上,雨水从黝黑的脸上滑下,唐冬叹了一口气:“看嘛,这就是现在的生活。”
几米外的屋内,还挂着唐冬读书时的照片。生于1980年的他1.75米,白净斯文。2004年,毕业于四川一所石油大学化工专业的唐冬顺利进入中石油乌鲁木齐分公司工作。
4年后,28岁的唐冬离职回到四川,原因很简单,在外总有一种孤独的漂泊感。
经历过工作变动,2011年,唐冬在一家外资企业的四川分公司入职,开始了月薪过万的生活。不过,压力之下时有员工离职,想回家的念头,在唐冬心里萌芽。
唐冬的老家,在眉山市仁寿县涂家乡,家门前两口大池塘,唐冬和小伙伴们在此学会了游泳,屋后的大山上,唐冬和小伙伴们整个童年都在此追逐嬉戏。
对于现在的生活,唐冬总觉得欠缺了点什么,回老家创业的念头越发强烈。
2014年,唐冬在华阳购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他想以此为由,试图让自己接受在城市上班的生活。
他也幻想过,以后等把这套房子卖了,回老家花几十万重新盖个小洋楼,和父母一起住,再“借”点给亲戚朋友,剩下的钱除了存点定期、买理财和保险,坐收利息外,再开个农场,养点鸡、鱼。
梦想是最大的动力。2016年,唐冬以“这是事业,做好了挣得比上班还多,两年之期”等理由说服妻子后,辞职回到老家,开始筹办农场。
干劲
开拓市场、运营电商,一切都从头开始
压力很快就来了。听说在城里上班、月薪过万的唐冬辞职了,要回家养鸡,唐冬的母亲气得差点双眼一黑。在金融机构上班的妹妹也十分不解:难到父母辛辛苦苦供你读大学,就是为了回农村养鸡?亲朋好友齐上阵,母亲几度流泪,妹妹甚至要和唐冬断绝关系。
但是不管母亲和妹妹怎样反对,唐冬依旧坚持。在他看来,这是自己事业重新开始的地方,也是生活改变的开始。
无奈之下,家里分成了两个阵营,在城里居住的母亲和妹妹以不和他说话以示抗议,而在城里住不惯的父亲虽不说支持,但好歹站在了唐冬一边。
唯一让唐冬心里有些许安慰的是,周围邻居都是看着自己长大的,没花多少工夫,屋后50多亩土地很快流转到位。
唐冬为农场起了一个名字:凉水井生态农场。他希望,自己的家人和后人,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故乡,一个叫凉水井的小地方。
按照他自己的计划,农场准备投入20余万元,先喂养一千只乌骨鸡、珍珠鸡、贵妃鸡等农村较为少见的鸡,再逐渐扩大规模,鱼就喂点鲤鱼、鲫鱼等传统鱼类。
人员上,聘请一到两人,加上刚年过六旬的父亲,自己负责全局、市场等,员工加父亲负责喂养和捡蛋等。
喂养方式上,既然叫生态农场,肯定要坚持原生态喂养,不能来半点假,山上的虫类、草类也多,也可以抵消一部分粮食。销售方式肯定要与时俱进,依靠电商等定位高端市场。
想到这些,唐冬浑身充满干劲,养鸡知识、开拓市场、运营电商,一切都从头开始。
困难
留在老家的几乎都是老人 想找个会写字的员工都难
困难,意料之中,却又在唐冬意料之外。
老家虽好,但员工难找。青壮年几乎均外出务工,留在老家的,差不多都是50岁以上的人,养鸡、捡蛋等尚可,但要填写快递单、查看监控等几乎都不会。
但必须要人手,只能老中选青,一名50岁左右的邻居成了唐冬的员工,工作内容是早上帮忙捡蛋,包装,然后打扫鸡舍,喂养等。
一开始,唐冬父亲也积极地帮着唐冬做一些事情,但60来岁的他只能在家照料鸡。唐冬的老家,距离可以发快递的镇上邮局不过10多公里,父亲和员工不会开车,骑车也困难。要是去乡镇上买个东西,早上9点搭车出发,停停走走,回来时,已是下午。
不过,意料之外的困难显然更多。
唐冬想多请一个员工,父亲很不理解:一个员工工资两千多元,两个员工一个月的工资就要四五千元,一个月挣的钱,不够工资,还要请人?
唐冬聘请员工时约定五点半就下班,一到这个点,员工就匆忙下班回家。这让唐冬的父亲很不满:五点半下班?比城里上班的人下班还早,农村头上班,不能说到时间了马上就走啊,起码还是要多做点事再走啊。
几次被父亲数落后,这名员工干脆向唐冬辞了职。唐冬又气又急,想让父亲进城居住,不要插手农场事宜,但父亲进城待了不到十天就回来了,面对邻居们询问,父亲抬着头数落:“城头有什么好的嘛,我就是住不惯城里。”苦苦寻觅,唐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会写字的员工,经过无数次讲解,终于学会了填写快递单和发快递。
人手不够,唐冬只能顶上,原本想扩大农场养鸡规模只能暂缓,但不能扩大规模,产出就有限,也就没有更多利润。
预算的钱很快花完,琐事让唐冬疲于应付。在开拓市场上,除了精力不够,市场对于唐冬生态饲养的原生态产品缺乏信任度,也让唐冬觉得有点意外。市场拓展不够,农场无法扩大规模,每月的营业额在5000元左右。除掉人工、成本等综合来算,一个月下来,农场还要亏两三千元。
农场迟迟不盈利,唐冬却坚持投入,这让一辈子在农村的唐冬父亲不能接受。几次争执后,唐冬父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不再和唐冬说话,形同陌路。
亏损
上班可收入20余万,一来一去亏了近50万
除了父亲,家人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妻子在外地上班,周末节假日,她带着儿子来看望唐冬,一开始,乡下开阔的场地和漫山遍野的鸡,让儿子兴奋不已。几次过后,新鲜感过去,妻儿不愿再来,即便来了也不会过夜:冲水的厕所都没有,蚊子又多……
成都的朋友圈逐渐消失了,唐冬既当老板又当员工,虽然每天两眼一睁就要忙到熄灯,但身边总感觉缺少了点什么。大事小事都要教员工,一遍又一遍,说话跟吵架一样,一下雨就满脚泥泞、一进村充满各种肥料气息。
其实,对于农村的条件,对于养鸡要面临的风吹雨淋等,唐冬表示,自己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如今,唐冬依旧感慨:哪怕之前你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许多事情还是会超出心理承受能力。
最主要的是,唐冬认为,从事养殖业,前两年看不到盈利很正常,生态养殖的市场和品牌打造都需要过程,但家人觉得这个过程太长,甚至不相信这个过程。
持中立态度的父亲明确地与母亲、妹妹一起反对,妻子直接表示两年限期已到,4岁的儿子需要更多的陪伴。
2018年,唐冬在微信上敲下这样的无奈:“该说再见了,我的养鸡场,猜到了这个开头,却没有猜到这个结尾……”
6月12日,面对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自觉今年农场会盈利的唐冬虽觉心有不甘,却又心力交瘁:等几天,我就准备去城里找工作了,农场暂时就留个工人照看着,鸡和蛋,慢慢消化吧。
唐冬说,创业两年,原本上班可以收入20余万元,现在辞职加上投入的20多万元,一来一去,亏了50余万元左右。
纠结
“有车有房,月薪过万,是否非要辞职创业?
唐冬家人的态度,可以用三个反问来囊括:
在成都有车有房,月薪过万,是否非要辞职创业?
在外企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内容,创业是否非得要选不相关的田园养殖?
连连亏损,农场方向不明,是否还有坚持下去的必要?
在唐冬妹妹看来,说起在城市里有个月薪上万的工作,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带着几份自豪的。在成都这样的城市,有数不清的工作机会,也有更好的商业、医疗、教育资源。“对于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什么最重要?除了家庭,肯定还有眼界。”唐冬的妹妹认为,年轻的时候肯定还是要待在一个大城市,它直接决定了你的气度,待人接物,还有胸怀抱负。
妹妹的意见基本代表了家人的意见,但唐冬不完全赞同:难道只有在城市里才叫努力?我回乡创业就不叫努力?
唐冬自己也强调,创业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即使自己做了充分准备,也付出了很多,克服了许多困难,但付出不一定有收获,事情还是要比预期得残酷得多,市场也更加残酷。
“比如,我养的鸡全程是生态养殖,但有些人就是不相信,这种不信任,是市场上的大环境。”唐冬说,当然,最重要的是,家人的不信任,让自己一个人孤军奋战,即使忙得焦头烂额,也感到深深的无力。
对于失败,唐冬坦言并不后悔,他称自己收获很多,“人要是不在这个年纪有点冲劲,那一辈子还有多无趣”?

2018年8月16日 星期四

2018年8月13日 星期一

网购家具五个雷区,教你怎么避


谁家装修的时候,还没在网上买点家具?
但是体验如何呢?
为此我们做过一些采访。
A : 不太爽,价格便宜但是实物差别太大了,买回来丑的没法看,退了。
B : 还可以,实体店看过以后在网上找了代购,省了不少钱。
C : 比较满意,比着一些装修案例找的,做了很久功课,挺成功的,
基本上都是这三种,有一些气到吐血或者爽到升天的,毕竟少,不在在讨论之列。其实网购家具,有几个雷区很容易踩到,今天跟大家说一下,这五大雷区是什么,该怎么避开。
雷区之一:色差
光线环境不同,背景不同,甚至色系搭配不同,人们看到一件家具的颜色都会有很大很大的差异。更何况显示器或者手机屏幕,本身都会有不可避免的偏色。网购家具由于只能通过产品的图片来选择,就很容易出现偏色的问题。
该怎么避免呢?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找不容易产生色差的色系
比如纯白、纯黑、原木色,这些色系都相对简单而纯粹,是最不容易出现色差的。而且在家具的搭配上,也比较容易。
深色比浅色更容易出现色差
深色系的家具,特别是实木+油漆的家具,工艺要比浅色的更复杂,有较多的人为因素,所以,所以比浅色系的更容易出现色差。近年来美式的深棕色(或者叫蜂蜜色)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所以有些商家也动起了歪脑筋,把一些比较老气的红木色家具图片PS成深棕色,误导顾客。比如我们很喜欢的美式深棕色(蜂蜜色),就是非常容易被色差误导的,它跟很多人觉得老气的红木色,在图片上看起来会非常像。
自然光照或正白光下的颜色更有参考价值
有很多商品图都是在专业的摄影棚里拍摄出来的,打光和后期会让一件家具面目全非。所以一定要看它在自然光照下的颜色,或者是在正白光光源(色温大致在4000K-4500K)的房间里拍摄出的效果。
雷区之二:材质
线下门店的家具产品,可以随便看,可以亲手触摸,但是网购就没有这个条件,只能靠看商品的介绍来选择材质。但是很多人并不太清楚不同种类和不同等级的材质之间的差异,再加上有些商家也含糊其辞,语焉不详,甚至故意误导消费者。这些都直接导致在选择材质方面,非常容易踩雷。在线下门店可以近距离看,亲手摸,但是网购就没有这个便利了。再加上很多人并不太清楚不同材质之间的差异,也不知道相同材质也是分等级的,在加上有些商家也故意含糊其辞,故意不说清楚材质的具体详情,所以这个雷区也是非常容易踩到的。
避免方法,同样有三:
空口无凭,拿出可信的证明来
不论是木材还是板材,布料还是皮料,都是有来源的。这个来源是哪里,如果是进口的,会有报关单、检验单等等,比如北美木材还分了不同的产地,南部和北部的木材都是有差异的。如果是国产的,要有CMA的质检。有些板材还可以在线查询是否授权给某个品牌销售。一般来说,商家都会很骄傲的展示给大家看,如果无法出示这些,那心里面就可以先画个问号了


了解一点材质的常识
想人人都精通是不现实的,但是了解一些常识,做好功课,是很有必要的。比如FAS是什么——是美国木材的最高标准之一,比如说E1,F4星又是什么——是板材的环保指数,比如Baillie——美国优秀木材供应商……懂得看明白一些术语,才不容易被商家的说辞所忽悠。
谨防一些重灾区
最典型的是橡木 or橡胶木,傻傻分不清楚?很多商家会语焉不详的说,本家具的主材为东南亚产的橡木,如何如何,其实这里说的都是橡胶木。严格意义上的橡木一般是白橡木与红橡木,跟橡胶木相差甚远。
雷区之三: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包括很多很多不同的方面,比如漆水、贴面/覆膜、布艺、皮料,这些都决定第一眼的感官以及使用的舒适度。如同样的木材,用硝基漆、水性漆、木蜡油,基本上是三种不同的风格。每种不同的处理工艺也都有好与差之分。而这些,都很难直接从照片上看出来,因为很多商家都会修图;甚至就算货到手上,很多人由于经验所限,都很难对一件家具表面处理的好坏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这个雷区也是大概率会踩到的。
避免方法,大概有两个:
多逛多看,学会审美
建议大家平时多去家具卖场逛一逛,特别是高端一些的,他们不仅代表了设计的高水平,也体现了表面处理的优秀工艺,店里的很多搭配也值得学习借鉴。看的多了,自然也就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了。审美是很难量化表述的,比如我们说一件家具的漆水“润泽,通透”,是个什么意思呢?单看一两件产品是没法形成一个准确概念的,但是看得多了,自然就心中有数了。
不纠结细枝末节,放眼整件家具
有些人的网购经验很丰富,就把一切买其他商品的经验套用到买家具上来,比如一定要看细节是否精致,这也是不妥当的,特别是对木材和真皮而言,每一件的纹理都是独一无二的,商品展示的那件家具的纹理或许跟你拿到手的完全不同,但是你放眼整件家具来看,仍然是可以还原材质之美,就可以了。
雷区之四:尺寸
尺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具体的长宽高,二是整体空间里所占的大小比例。很多人往往太重视一,却忽视了二。忘了自己的房间面积并不大,却买了一个巨大的单人沙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忘了自己的卧室并没有一个适合放梳妆台的地方,却选了一套床+床头柜+衣柜+梳妆台的卧房N件套……
要避开这个雷区不难,注意细节就行了。
看清尺寸,包括包装尺寸
尺寸除了长宽高这些基本属性之外,还要注意看包装尺寸。有些小区会在货梯旁边贴出一张电梯轿厢的尺寸图,一定要保管好这张图,才便于判断这件家具是否可以带包装的通过电梯运送到楼层。我们经常看到吭哧吭哧吊装沙发的,多半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沙发是个整体框架,无法拆开,但是又装不进电梯,只能吊装了,又麻烦还要额外掏钱。
提前确认好平面布局图
在确定好的设计方案里,一定会有一张平面布局图,都会标出每一个房间的尺寸,精确到毫米,而家具的摆设也会体现在这张图里面,后期选择家具的时候,就可以确保尺寸不出大的差错。总之遵循宁小勿大,宁少勿多的原则,按图索骥即可。
雷区之五:设计
优秀的设计是全人类的瑰宝,很多大师的作品也都有了价格平易近人的国货。但是在网购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被引用的漂亮图片所吸引,却忘了看看产品本身到底长什么样子(有些无良商家甚至根本不会给你看产品的实拍图)。好的设计对于尺寸和工艺要求都非常严格,甚至可以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比如一把Y椅,光淘宝上就有100多页的产品,但实际上真正合格的Y椅,少之又少。
要避开这个雷区,你应该这么做:
看准实物图和买家秀
实物图是很重要的,如果商家连实物图都遮遮掩掩不愿展现出来给大家看,一定是有问题的。实物图中,每个细节工艺的介绍都应该清清楚楚。买家秀则是最重要的参考,看别人买回去的家具摆出来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是否真的跟你想象中一致。
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
再用上面的Y椅举例,价格从一百多到一万多都有,但是如果只图便宜的话,很可能会被坑,并不是说便宜就一定无好货,但这总归是个概率问题,理性消费不是让你只买便宜货,而是让你花同样的钱,买更好的产品,或者买同样的产品,花更少的钱。

2018年8月10日 星期五

如果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诚实的口号


Quora上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每一个品牌都有一个诚实的口号,那么这些口号会是神马?”里边的回答很有意思,我摘录了一些国际品牌,欢迎大伙补充中国的品牌:
1.eBay-- “无价值产品的最大市场”
2.麦当劳 - “高胆固醇,我喜欢它”
3.维多利亚的秘密 - “自1977年以来降低女性的自尊心”
4.可口可乐:“Sugar.Water.Sugar”
5.肯德基:“伪装成鸡肉的食用油”
6.任天堂:“不同名称的同一款游戏”。
7.Instagram:“继续滚动,不断降低自尊。”
8.微软: “你使用我们是因为我们是默认设备。”
9.Twitter:“我们自己也不知道如何使用它”
11.必胜客:“你想在你的油上加一些披萨吗?”
12.Internet Explorer : “我是用来下载Chrome的”
13.Adobe : “我的唯一作用是提醒你更新”
14.耐克 :“让你感觉像运动员!”
15.Quora :“在现实生活中没人听你说话!”
16.欧莱雅 :“因为你很丑”
17.乐事:“带着味道的空气”
18.Pixar:“我们曾经制作原创电影,现在制作续集”
19.LinkedIn - “好滴,我知道你要失业了”
20.松下:“感谢伊隆马斯克,我们还活着!”
21.Snapchat:“自2010年起将人类转化为狗”(狗的滤镜是Snapchat上最受欢迎的滤镜)
22.Facebook:“让跟踪变得容易”
23.诺基亚:“我们曾经连接所有人,现在我们连接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