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0日 星期六

经济从头到尾自始至终都是一张张的网, 生产和消费是永远对偶的

 

@剪枝者:经济主体的关联性

你的支出是别人的收入,反之亦然。诸多经济主体的现金流量表,是彼此关联的,就像资产负债表一样。

经济从头到尾自始至终都是一张张的网。不同行业工种服务等等,是网络的向量。经济就是无限维度的向量组合形成的网络。如果觉得其中一些向量不好,拿掉其高热度节点,降低其权重,则经济网络可能更健康,也可能会快速萎缩。

生产和消费是永远对偶的,正如买卖始终恒等。看起来,买方是消费,卖方是生产,但卖方有了销售收入,不能都存起来了,而是要花掉,花在什么维度上呢?买方支出了资金,也要继续赚钱,就要提供生产和服务,让收入增加的卖方来重新当一回买方。

绝对的生产者和绝对的消费者,就像绝对的白昼和绝对的黑夜,都是不存在的。

存在的也不是灰度,而是关联度。

制度经济学讲,经济是一张张的契约,契约有甲方乙方,买方卖方。要用买卖始终恒等、收入支出始终匹配,来理解经济。

但有时人们会忘记这种关联性,只想当卖方,不想当买方,只关注生产,不重视消费。

利润表的彼此关联因此还不够深刻。还需要理解买方卖方、制造商和消费者,都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都要在不同科目之间进行腾挪。

而经济网络诸节点各自的资产负债表,也是相互关联的。如果一些行业的高收入不见了,现金资产减少了,那么,对应的,负债也会减少。他的负债是你的资产。他缩表,你的表不久以后也会被迫缩小。

关联性意味着,一旦有节点开始扩张,整个网络都会开始扩张,反之亦然。

其他条件不变,不存在一堆高薪行业消失,而你的收入和资产负债表却不受影响的情况。网络是互联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除非一堆高收入岗位消失的同时,另一些新的高薪工作被创造出来,否则,缩表都是同步的,收入也是一起扩张或收缩的。

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

真正的就业指导

 2024_06_19_14_31_27.png

@冷知识bot:你可能不知道的法律小常识

1.员工跟公司打官司,诉讼费只要10块钱。

2.试用期离职提前3天通知公司就可以了,不需要什么申请,更不需要向领导审批通过。

3.正式员工提前30天通知公司就可以离职,注意,是“通知”而不是“申请”。

4.入职只上了一天班,也要给工资,可现实中很多公司规定入职不够一个星期就离职的,没有工资,很多人也信了。

5.老板都喜欢打着“劝退”的名义开除员工,是因为,开除员工,要额外给员工赔一大笔钱,还有很大风险,而劝退,让员工自己申请离职,既没有风险也不用额外给钱。

6.劳动纠纷先仲裁。打了那么多年工,还是不知道去哪告老板,记住了啊,劳动纠纷先仲裁,先去劳动争议仲裁委。

7.去劳动仲裁不收费。真的不收费啊…..

8.打官司可以不请律师。别笑,这个很多人都不知道!(虽然如此,如果你打官司,我劝你最好还是请律师)

9.外嫁女有继承权。老父亲留下的土地、房子,并不是哥哥弟弟分了就行了,老父亲外嫁出去十几年的女儿也有继承权。

10.别人打你一巴掌,你反手扇回去,并不是正当防卫,而是互相斗殴。

11.老公要求老婆一下班就回家做饭,违反婚姻法!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社会活动的自由。

12.女人起诉离婚几乎都会经历一次失败。第二次去法院起诉才可能会成功,因为法官可能觉得,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13.饭店、酒店禁止自带酒水违法。这是排除了我们的主要权利,12315举报起来。

14.“定”金不能反悔,“订”金想悔就悔。大家一定要看清字眼,但收取定金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定金满足一定条件的可以返还。

15.“偷一罚十”条款无效。店里的这个条款,严重加重了顾客的责任(10倍),所以无效。

16.“假一赔十”条款有效。店里为了让顾客相信都是真货,就贴了这么个声明在店里,这个跟“偷一罚十”不同,这是有效的,你要是发现了假货,就让他赔10倍的钱给你吧!

17.别人诽谤侮辱你,就算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只要你自己没有维权,没人能给你拔刀相助,因为侮辱诽谤罪是亲告罪,必须得本人亲自来。

18.赌债,可以不还。赌博搓麻将输了钱,当场给了就给了,赊账欠下的,是不合法之债,不受法律保护。

19.拇指和小指。砍掉一个人的拇指是重伤,砍掉小指是轻伤。

20.打官司输了就要坐牢?你从哪听来的?官司分三种: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只有刑事官司输了才要坐牢,剩余两个输了,莫慌。

21.有些东西不是你想卖就能卖!比如卖口罩,好些人已经进去啦(要资质、特许经营)

22.打酱油的准入年龄是8岁。你五岁的娃买错了酱油,别再骂娃了,你去退货,说你娃才5岁,买酱油的行为无效。

23.打小三违法噢,虽然小三很缺德很讨人厌,但你也不能打,让警察处理呀。一定要克制好自己啊,把自己搭进去血亏啊。

24.买到过期食品赚1000。不小心在超市买到过期食品怎么办?别再哭丧着脸啦,你赚到了知道吗!超市最少要给你赔1000元(就算你只买个1毛钱的糖果,也是赔一千啊)

25.拐卖成年男人,不构成拐卖类犯罪。拐卖罪只针对拐卖妇女和儿童噢。

26.失踪不满24小时不能报案?没有这个规定噢,小孩儿、老人,走失后家人都应该第一时间报警。

2025年8月23日 星期六

陷入“饭荒”的深圳成年人,去少儿托班食堂“蹭饭”

 

谁能想到,当代深圳人解决吃饭难的问题,竟然是给自己报个少儿托班。

托班收费和小孩一样,600元,包22天午饭,每天三菜一汤,少油少盐干净卫生,偶尔还有食堂阿姨亲手制作的奶茶和钵仔糕。

每天早去一些,还能看到饭菜的出炉过程,彻彻底底地告别预制菜,就问这钱花得有多值?打工人看得是真的心动,感觉脑洞被打开了,这还点什么外卖啊?

家长们则看得心慌,这可不能普及,用饭的大人谁来审核资质?孩子的安全谁来保障?

从深圳的托班现状来看,大人“蹭饭”还是少数。如果托班“蹭饭”不可行,那深圳人的“饭荒”窘境,难道是一道无解之题?

01

少儿托班的饭

真香

住在龙华的李绢,第一次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在托班吃饭的经历,便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

“打开了新思路啊,还能这样操作?”很多打工人哀嚎:为什么现在才说还有这种吃饭的途径!

李绢介绍,她找的托班就在自己公司楼下,她只需要中午下班的时候去托班用餐,或者打包带走,非常方便

食堂阿姨来自东北,每天做的饭菜那叫一个色香味俱全,李绢找了8家托班,这是她试菜最满意的一家。

图释:李绢在托班吃的饭

因为是给小孩子吃的,所以每天的菜不仅新鲜,营养也很均衡,有肉有菜,三菜一汤,没有汤时,就配牛奶。东北阿姨每天变着花样做好吃的,有的时候还会做钵仔糕、奶茶之类的甜品。

李绢感觉自己回到了童年时期,每天中午来到托班,就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孩,东北阿姨也敞亮,饭管够,李绢吃得心满意足,连连称叹:好香好香好香。

有的时候,李绢没去公司上班,胃口却脱离不了这家托班,还想让阿姨把饭装在饭盒里,叫个跑腿送到家里吃。

这家托班的收费在深圳算普通价格:一个月22顿午饭,600元,给李绢的收费和其他的小孩一样,折合起来一顿饭是27元左右。

李绢感觉非常划算,“便宜外卖吃不爽、贵的外卖任何钱包都不舒服,又请不起做饭的阿姨,这样折中双赢。”

她计算,之前每个月花在外卖的钱超过了2000元,感觉自己身体出现了各种亚健康的状况,而且吃出来的那种肥胖,很难减下去。

她也排斥外卖里的预制菜,有的时候她提早到了托班,就站在厨房边上看着阿姨炒菜,亲眼看着出餐过程,感受新鲜的锅气。

她很想和朋友分享这个绝佳的食堂,“我朋友怀孕了,家里不方便做饭,我都想带她来。”

在托班吃饭,不仅给她省钱,还省事。她吃完饭餐具就摆在那里,自会有阿姨来收拾,不用像在家里做饭一样,要备菜做饭洗碗。

“吃完这个月,我估计考虑再加一个晚餐的饭,这样一天2顿饭,1200元。”

网友们感觉被她打通了任督二脉,纷纷发散思维:

“下班去吃饭,顺便辅导3小时作业,还能倒赚。”

“是真的,去做个兼职,我之前试过一晚上2个小时,90块钱,还包晚饭。”

不得不说,深圳人真是鬼才,简单换个思路,就把消费变成白嫖,把支出变成了收入,花钱也变成了搞钱。

02

托班家长:

不安全不接受不建议

其实,去托班吃饭,并不是一件复制性强的事情,因为一般托班机构不接受成人用饭。

李绢在萌生去托班吃饭这个点子之后,便在大众点评上以“托班”为关键词,搜索附近的机构,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

由于公司附近是学校,托班机构很多。但她前前后后电话咨询了起码8家托班,才有3家同意让她试吃。

李绢为了说服他们,特意说明了自身的工作单位和地址,还表示自己是一个女生,胃口小,15分钟内吃完走人,也会和小孩分开吃饭,最后才留在了托班吃饭。

“我也省事,不需要老师管理,我默默吃完就走。”

然而,在一些家长看来,此举不安全,他们不接受也不建议。

“如果我的小孩上的托班,接受成人进去一起吃饭,那我感觉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我会给小孩换个托班”,深圳家长子棋认为。

不稳定因素太多是家长们最担心的一点,也是他们筛选托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这种午托班老师不是很多,要是那些大人和小孩混熟了,把小孩骗走了怎么办?要是来吃饭的大人有传染病,或者是精神疾病怎么办?”另一位家长华华坚决反对,认为安全实在没有保障。

而有家长认为,如果托班能认真审核大人的身体状况、精神状况等各方面的情况,在托班吃饭也是分装,吃完饭就走,其实影响不大。

“要真担心,就自己天天把小孩挂身上拴着啊,去托管干啥?”

我尝试电话咨询了宝安区10家托班,这10家托班都回复此前都没有接受过成人用餐的经历,即使是付费。

其中7家明确拒绝了我,表示不接受任何成人前往托班用餐。

2家答复可以分情况考虑,如果是成人单独用餐则不接受,如果是小孩来上托班,而大人顺便用餐,则可以考虑一下。

只有1家没有立即否定“成人单独用餐”的问题,表示和托班里的老师再次讨论可行性,暂时先保留意见。

随后,我又咨询了李绢目前用饭的那家托班,负责人称如果堂食的话可以报名,不接受送餐,无需审核报名人的条件,交钱即可。

03

成年人想吃好饭

有多难

显然,托班“蹭饭”只是个例,靠去“托班”蹭饭,解决不了当代深圳人“饭荒”的问题。

人们苦预制菜久矣,现在“新鲜现做”这个原本就该践行的食品理念,在深圳的商场里却成了一项少见又非常吸引人的活招牌。那些打着“拒绝预制菜”旗号的餐厅,门口总能大排长队。

外卖也难逃预制菜,吃多了还腻,自己做饭又懒,深圳人想花钱,都没办法花得像“托班蹭饭”那样,有一个高性价比的回馈。

深圳成年人吃饭难的群体也很广泛,不仅有独居的年轻人,还有老人、想吃健康餐的孕妇等等,都渴望能有一个像李绢那样的食堂。

图释:益田村社区食堂

面向老年人,深圳兴起了社区食堂、长者饭堂,但并非每个社区都有。

在福田区益田村,有一家社区食堂规模较大,有580平方,就餐位180个,提供午餐和晚餐,价格看起来不高,性价比还可以。

60岁以上老人就餐有补贴,整体口味也偏清淡,每日菜谱也会更新。

针对上班的成年人的“饭堂”,解决成年人吃新鲜饭难、吃饭贵的问题,整体来看,也算是个商机。

一些热爱搞钱的深圳人做起了“成人小饭桌”,每天接受公司预定,上午在家里制作好饭盒,中午统一送往公司。

现在随便在社交平台上一搜“深圳成人小饭桌”,就能找到非常多的商家。

图释:深圳成人小饭桌

曾经的小饭桌老板金喜,在深圳开了一个月的小饭桌便结业了。她总结这一行,用料差的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用好料又亏本,赚不到什么钱。

她每份饭的定价是25元,三菜一饭,一般是两荤一素,看起来色香味俱全,但有人评价定价还是太贵了。

一个月下来,她发现早晨新鲜的肉和菜真的很贵,在原材料的支出上就很大。风吹日晒送餐也辛苦,她和闺蜜一起做一起送,到头来几乎没赚到钱,连房租都没覆盖住。

在“小饭桌”的创业上,亏钱离场,赚钱的继续,生意人来来往往。所以,朋友们如果有选择小饭桌的需要,一定要提前验证商家的食品安全许可证以及卫生做饭的过程。

除了“小饭桌”之外,有人提议,熟人之间是否也可以打造一个“大饭桌”?

在小区里,一些有空的人全职做饭,另外的人出钱,把小区里不会做饭、懒得做饭的人凑在一起吃饭、搭伙聊天,把吃饭变成一种饭桌社交。

想法很美好,但是否能落地,以及能否搞到钱,那有待实践和检验了。

备注:文中人物为化名。

来源:深圳微时光

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传统新闻媒体行业所遇到的最大挑战

 

@皇城根下刀笔吏:传统新闻媒体行业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有两个:

一是自媒体、新媒体的冲击,二是监管。

在自媒体、新媒体出现之前,所有的社会舆论发声渠道,都在电视台和报社。包括娱乐、社交、电视购物等,也在电视台和报社。而电视台和报社基本都属于国有单位,谁如果报考了新闻学,毕业后一般可以进入这些单位,享受姣好的福利待遇以及舆论话语权。

但在自媒体、新媒体出现后,这些单位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如果有谁身边有朋友在电视台工作的话,可以找对方聊一下。在自媒体、新媒体出现之前,无论是哪一级的电视台,营收基本都是杠杠滴。但在自媒体、新媒体出现后,有些电视台收入断崖式下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社会的流量是固定的。14亿人,每天能够拿出来关注娱乐或新闻的时间,是有限的,且是一个固定值。这部分流量时间,如果被互联网媒体吸走了,则电视台、报社能够获得的流量时间,便少了。

而互联网媒体的一个特点是,门槛较低。

只要在某个互联网平台注册一个账号,便可以当自媒体博主。

相当于说,以前需要通过统一招考、录取并相应匹配的工作岗位,现在完全分散了。以前的一些体面高薪岗位,现在直接被裸露到市场上,向所有人开放,供所有人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专业的含金量,大大降低。

一个专业的含金量,跟它的准入门槛和稀缺性有关。准入门槛越高,则含金量越高。稀缺性越高,则含金量越高。

而现在,准入门槛直接下降几个维度,且由于大量的人涌入自媒体,导致稀缺性也直接下降几个维度。

当准入门槛和稀缺性都直接下降几个维度后,则该专业的含金量也直接下降几个维度。

当然,我只是说下降几个维度,没有说下降到零。一是因为自媒体没有法定采编权,二是因为自媒体大多属于单打独斗,资金能力薄弱,没有能力对某些新闻事件进行深入细致调查。

聊到这儿,便需要说到我上面所讲的第二个问题。

其实,西方国家也有互联网自媒体,像FB、推特等,已经风靡很多年。国内的互联网大厂和自媒体行业,属于后发制人,甚至早期有点抄人家的嫌疑。还有最近的Tik Tok,更是给西方自媒体行业添了一把火。

但即便如此,这些国家的传统媒体行业,也活得挺好。

虽然双方不可避免的有同质竞争领域,但是也有差异化领域,彼此可以找到各自一席之地。

而中国的传统媒体行业,这两年越活越难。因为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没法找到差异化领域。我自己也算是半个自媒体,并且因为工作原因也大概知道一些对媒体行业的监管做法。

自媒体的起家法宝,是娱乐。不管是抖音、快手还是微博,早期起家产品几乎全靠娱乐。如果传统媒体单位在娱乐领域,打不过自媒体,又无法在差异化领域存活,则最后不断走向萎缩,是一个必然。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关于抖音女装直播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love_4292211_1280.jpg

做女装嘛,隔三差五会被问到的问题就是:哎,你们怎么不做抖音直播啊!XXX做抖音直播卖得超级好。或者我朋友XXX,做抖音卖女装,发财了……

前几年不做,主要是因为疫情,不敢瞎搞。

现在不做呢,主要是因为敬畏。

因为我身边的老板,做抖音女装亏钱的大把。

我在这几个月进行了大量交流、调研,观察之后,我对抖音女装直播有了一些更清晰的看法。

我首先认为,短视频+直播绝对是服装零售表现的最好形式,输出效率远高于图片。

但在当前直播电商这么卷的情况下,我认为只有走以下几条路线的直播女装,才有可能成功杀出来。

第一条路线,产业带杀低价流

很多销售额不错的直播间,基本都是背靠工厂,或者就是工厂本厂,产业带本带亲自上阵直播。比如青岛即墨、东莞大朗、浙江嘉兴、平湖、常州、杭州、广州。基本上拼的就是低价。

一件T恤30,羽绒服120元,风衣90元…….

这肯定没啥问题,没有人不喜欢低价,低价自带势能。但这个低价只有供应链源头自己卖才能赚钱。

你想一件T恤,30多元,刨掉产品成本、人员成本、邮费、退货、质检,如果不是工厂一手生产,根本是赚不到钱的。

甚至工厂杀低价,他零售端不赚钱都可以,他只靠生产端赚钱就完全足够。

有一些团队看到卷低价可以卖起来,然后就寻思自己从工厂拿货,稍微加点钱,也杀低价去卖。

这财务上就不具备赚钱的可能啊!你这价格低不过源头供应商,然后你每件赚微薄的利润,但你要付的成本,房租、人员、流量、设备等费用却很高,你每月卖个几万件,十几万件,也不一定能赚到钱啊!

我认为这条路线只有工厂可以做,稍微多一道手,都不可能赚钱。

第二条路线,人设博主买手流

这个可能是普通人做抖音女装直播最低的门槛了,就是成为穿搭博主。

成为不了穿搭博主,你成为美妆,或者生活,或者单纯的美女博主也行。总之你是个小网红,小KOL,有一定的种草能力,有一定的基础粉丝,忠实粉丝。

你开直播卖,只要穿的好看,总归是能卖出去的。

在这种路线下,你的作用一个是买手,一个是种草,你都不用做什么原创、设计、研发款。你只需要从市场上进货,加价倒卖就可以。

你能加价多少,取决于你长得有多好看,搭配有多种草,粉丝有多信任你。

当然也有些粉丝知道你卖的产品,她搜搜同款也能买到,甚至可以能买到更便宜的,但粉丝们信任你嘛,即使再贵,捏捏鼻子也就买了。

第三条路线,自研设计高端流

这个路线得满足两个点。

一个是产品是自己设计的款,全网独家,另一个就是要做中高端价格带,客单价300、500、800,甚至1000以上。

自己研发嘛,你在短视频,算法,直播的场景下反而有势能,首先就是顾客看上了想找同款,对不起,找不到,这款我们自己设计的,只有我家有。

其次设计流一般切风格,切人群会切的小众,反而在算法推荐的加持下会更精准,转化率更高。

做中高端价格带的意义就是,这套打法非常烧钱,你没有个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滚动,根本转不起来。

研发也耗费成本,你不做高客单价,赚的钱就少,赚的钱少就无法支撑后续的研发。

我特别想说明的一点就是,走原创设计路线的商家,反而更适合直播。

毕竟你做淘宝天猫,你设计出款之后,得拍摄、修图,非常费钱,效率也慢,一图定生死。

反而有了直播之后,款设计出来了,立马上身开播预售冲,成本节省,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不过前提是设计能力得真的足够牛X,真的能抓到市场的细分人群。

第四条路线,大牌平替流

这一部分打法和“自研设计高端流”有点类似,也是自己设计款,但设计的款,主要是做大牌类似的仿款,走平替路线。

你比如高端时装,商场专柜要卖4000多元,毕竟商场房租抽点很贵。

那我做个平替版,800元就可以直接拿下,质量做工基本差不多。

然后在直播间里,我会隐晦地宣传是某个大牌的类似款,在我这买,性价比超高。

这势能就起来了。

不过这条路一般人也搞不了,因为非常考验专业性。

你做大牌平替,要对版型,做工的把握要很精准,还要跟对款,以及在面料这方面也要有丰富的资源。因为高端款式比拼的就是面料了,很多优质的面料你没有资源是买不到的。

然后同样也很烧钱,没有个几百万滚动,玩不转这个。

第五条路线,老板娘苦力流

这个没啥说了,老板娘亲自上阵,直接开播,没啥技巧,没啥风格,拼的就是苦力,磨的就是时间。只要时间久,总归就能卖出几件。而且老板娘自己播,都是自己的生意,也不用额外的成本。

多卖少卖都是自己赚的钱,就是有点废老板娘。

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是有这几条路线资源加持的情况下,抖音女装直播还是可以做做的,是有希望做爆的,或者即使做不爆,也不会亏太多钱。

因为这些模式有的能解决势能,比如低价,在直播憋单,话术,氛围的冲击下,低价的势能会爆发。

有的是解决信任,我是个KOL了,你们作为粉丝都认可我,也看到了我亲自直播,和我亲自对话,我推啥,你们肯定要买啥。

有的解决产品同质化的问题,我的产品独家,独特,在直播间的加持下,我营造这种独特感,稀缺感,你想到其他地方买,对不起,买不到,我再增加下面料,做工,直播时亲自给你展示,产品就很诱惑了。

有的解决平替化的问题,你想花很少的钱买大牌,我这有啊!你看质量都差不多,做工也差不多,但我售价只有他的20%,你不买是傻子。

总之这些模式在直播的过程中是有势能的,以及会通过直播气氛感的加持,把势能放大。

我在观察了大量失败案例后,发现有一种模式是最容易失败的。

就是看到抖音女装直播很火,带着资金入场,对这行不甚了解,也没有以上种种优势。

然后开始组团队,招买手、主播、投手、场控、助播、摄影师、剪辑师、发货,组了十几号人的团队。

花重金租场地、装修直播间(还是好几个直播间)、买设备、拍视频、发短视频、测款,每天轰轰烈烈,然后从市场大量选款、搭配、上款,开始各种投流,每天各种优化广告。

我认为这种模式是很难赚到钱的,而且赔钱就是巨亏。

当然你说有没有赚钱的团队,我认为也有,但几率太小。

赔钱的原因我觉得有很多方面:

比如在这种模式下,找到一个牛X的主播就很重要,但这是非常稀少的,找到了也很贵,以及稳定性也很差,很难做到真正的绑定,往往一个主播的离职基本就造成了整个销售的崩塌。

其次货源这块也无任何优势,你说你是从市场上拿货,价格降不下来,独创性也很差,你能拼的只有大量的选款,大量的换款,然后一旦爆了很容易被针对,因为你的货源别人也可以搞到。

在这种模式下也非常考验投流团队的能力,因为这样的团队短视频做的都很一般,不如那些KOL。那些KOL可以通过发内容,内容爆,低成本地获得一些流量和基础粉丝。

而你只能通过直接上手投流去获得流量,那这个成本其实是非常高的,并且大家一窝蜂的都来做,你买量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即使赚了钱,也都喂给了广告费。

你货没有势能,主播也不行,也没法通过低成本的内容搞来流量,那你就得全团队往死拼体力,拼直播时间,拼各种人力消耗,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产品运营供应链上的劣势。

但这就更难了,你想想一群并没有那么上心,纯打工心态的人,在那天天投流直播卖衣服。这到底得有多大的福气,才能把产品卖爆啊?

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深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玮冬创业手记(ID:liu17701793970),作者:刘玮冬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家家企业没有利润,这种商业生态的环境破坏力是极大的

 

@自我的SZ:这张图今天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在发了。

现在全网都在卷最低价,抖音和拼多多都是最低价系统推荐。从我做生意这么多年来看,最低价的风行,一定是把产品质量再带到下一个质量更差的时代。上次我就说过,多多的崛起不是好事,从长远和经济面来说,这背后的影响很大。

家家企业没有利润,这种商业生态的环境破坏力是极大的,也会让商业越来越不发达,都不赚钱谁来做生意?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低利润和质量差是普惠了普通百姓,如果所有的商家都去做质量差价格最低的产品,利润很低最后都要卷打工人,以前的年年有加薪的工厂基本上会越来越少,不降薪维持现在的状态算不错了。都做最差的产品,基本上做的产品基本面能用就行不求质量,也支撑不了工厂研发和后续的经营。

赚钱的生意才有人做,赚钱的生意才能让所有链条上的人受益。产品赚钱了,会扩大经营,会给员工更多的收入,大家都在产业链上受益。上次有新闻说义乌很多小厂,一单赚一毛,所有员工都是临时工没有社保,这就是利润低无法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也爆出来了河北等地全网最低价,有些产品是用极差有害的物质生产产品。最低价之下,没有人能买到好东西。

利润低产业也不可能升级,因为为了生存大家永远要卷最低价,今天你9.9包邮,明天他6.9包邮,会加快未来的企业倒闭潮,不要以为是电商倒闭,所有的电商背后全部都是一家大大小小的企业支撑着。电商倒下去了,背后倒下也有工厂。

所以从长远来说,平台这种低价风,最赚钱的永远是平台,拼多多一季度营收868亿,净利润306亿。毛利只会更多,因为只要发生交易,平台就会产生利润,电商时代,平台他们不生产产品,但控制了产品最终走向兴与衰的砝码。

外企进入中国时,是很多打工人的首选,福利好待遇高,这让在外企打工的人都能生活的不错。也是因为外企的很多产品,他们有自己的利润点计算,也能支撑企业发展和员工的收入,这种双赢的局面才是商业之道。

2025年8月12日 星期二

接待非常重要的客户或者甲方的时候,最好要携带一个充满电的备份手机

 

@少年伯爵:接待非常重要的客户或者甲方的时候,如果对方是从外地赶过来的,需要我们去机场或者高铁站接人,我个人建议要携带一个充满电的备份手机,也就是说,身上要带两部手机。

与此同时,通讯录、接待电话名单、重要项目资料也要备份到第二部手机里。

这部备份机不用多么高大上,千儿八百的普通智能机即可。

还有就是打开SIM卡仓的工具针也要随身携带(放包里)。

诸上操作是为了防止一个非常炸裂的意外情况发生——智能手机出现无法短时间解决的黑屏死机。

因为我们目前大部分的联系方式和数据都在手机里,一旦黑屏死机,那就彻底抓瞎了,重要客户只能在机场和高铁站干等很久,后续处理会非常尴尬和麻烦。

有时候,我甚至还会做一个纸质备份——第二天需要联系的重要人物联系方式和项目提示,都会写在一个纸质笔记本里,但是人名和数据不会用明码写,而是用自己能看懂的缩写拼音等,别人拿到手里也看不懂。

请大家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