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目前,在伦敦举办的奥运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国军团捷报频传,金牌榜上的排名也曾与体育大国美国旗鼓相当且屡占上风。于是便有体育官员出来对我国在体育夺金方面行之已久的举国体制大唱赞歌“举国体制是许多国家在一些重要工作、重大工程中普遍采取的一种行之有效、效率极高的办法”还进一步表示“对于举国体制,我们的态度很明确,一要坚持,二要完善。”
的确,就中国在体育竞技——尤其是争夺奖牌方面而言,要想在奥运会上抢得风头,的确如这位官员所说的那样,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水平都比较低的情况下,要想使我国竞技体育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在集中有限资源、实施有效组织等方面下功夫。”中国现在在金牌榜上的排名也证明了这一点。其实,何止中国在奥运会上大获金牌证明了这一点?前苏联东欧也曾用他们骄人的奥运成绩证明了这一点。
不妨来看看历史。1980年7月莫斯科奥运会开幕,苏联为了证明其社会主义优越性,在本届奥运会上创记录地砸进90亿美金巨资,打造了一个“体育和经济实力的超级大国”的形象工程。在举国体制下,本届运动会上苏联获得金牌第一,80枚,银牌69枚,铜牌46枚,合计奖牌195枚,这是苏联自1952年以来在奥运会上获金牌最多的一次,也是到当时为止一个国家在一届奥运会上金牌最多的一次。民主德国金、银、铜牌分别为47、37、42枚,列第二。保加利亚获金牌8枚、银牌16枚、铜牌17枚,首次进入奥运会前三名之列(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因为苏联入侵阿富汗,本届运动会遭到国际社会抵制,有五分之二的国家没有参加这次奥运会)。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为了报复美国,在大会即将召开的前两个月,苏联、民主德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以各种借口宣布不参加本届奥运会。在真正能说明实力的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和东欧真正展示出其“举国体制”的“优越性”——苏联再次打败美国成为金牌第一名(55枚,)第二名是社会主义的东德,获37枚金牌,小小的东德只有一千六百多万人口,竟超过美国成为奥运金牌第二(37枚),比较之下,西德人口有六千多万,人均GDP是东德的几十倍,但是只有11枚金牌,远远落在东德之后。 美国只有36枚(第三名)。在这次奥运会上社会主义国家匈牙利获得了11枚金牌,保加利亚获得10枚,罗马尼亚获得7枚,他们获得金牌数目都远超过欧洲的发达国家法国、意大利。可以说,这次奥运会是真正展示“举国体制”优越性的盛会——然而,这也是一次回光返照的盛会。
“举国体制”的体育竞技比赛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得益于这些国家和政府实施的所谓“金牌战略”——这种“战略”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些国家政府不是民选政府,在随心所欲上享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自由”(也可称之为“金牌战略”):这种“自由”首先体现在金钱的使用上很“自由”,他们可以不受任何监督的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去争奥运金牌。他们将国家运动员分级,为健将级、一级、二级运动员按不同级别发放工资,这里的庞大开支是无需经过纳税人同意和审计的。其次,他们能很“自由”地使用人力,也就是说,能够在为国争光的国家主义旗号下任意选拔培训运动员,可以毫不费力地培养机器人一样的运动员。这些国家都有一套运动员培养选拔机制。为了争夺奥运金牌,国家利用垄断的、不受监督的权力,集中财力,人力,选拔培训运动员,有的小孩在上小学之前就送到少年体校开始接受训练。许多苏联人在上小学的时候曾接受过体校教练的选拔,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少年体校。一部分运动员从少年时期开始就在国家的供养下日以继夜地为金牌而奋力锻练。与之相较,欧美现代国家的政府要受反对党、受民意、受媒体的监督,不敢也没有必要拨用大量资金争金牌,为自己争光。其次,在运动员选拔培训上,也只能尊重其本人意愿,坚持运动员业余化,只在参赛前短期集训。如此这般,那些实行举国体制的国家在比赛中拔得头筹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种举国体制下夺取的金牌不能代表全民健身,更不能说明民生。相反,倒蕴含许多与体育精神背道而驰的东西。
首先,是国家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如前所述,苏联和东欧这些社会主义国家每年花费巨额国民财富用于培养精英运动员,其结果是国民大众的体育与趣爱好和强身健体的需求因此被置之不理——体育经费就那么多,都用于争金牌去了,一般国民的体育锻炼自然受到削弱。我们看到,在实行举国体制金牌战略的国家,虽然在运动会上金牌多多,但其国民身体素质和国内大众体育运动,都远不及发达国家——不妨以今天德国为例:德国有着大量民间的体育协会。光在德国体育联合总会中有8万5千多个分会,注册会员达到了2600万人,体育协会的会员占到总人口的32%,经常参加运动的人有1200万人,说德国是一个全民体育的国度一点也不为过。 其次,是选拔有运动天分的青少年进行封闭式集训,其目的仅限于去争夺奖牌,结果牺牲了数十万计运动员的青春,甚至给许多运动员造成终身伤害,毁了他们的一生。在苏联和东欧80%的运动员退休后因为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谋生艰难,其中很多人还因运动过量而落得一身疾病,甚至成为残废。最后,因为举国体制形成了一个明星运动员、教练和体育官僚三位一体的庞大利益集团。金牌给运动员和教练带来巨大名利,给体育官僚带来官运亨通的政绩,由此使举国体制成为体坛腐败的催化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因为这些国家对金牌近乎病态的追求,使得一些运动员和教练员铤而走险,服用兴奋剂。曾在奥运会上金牌多多的东德政府就曾私下要求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东德当局曾长期系统地让至少一万名运动员服食各类禁药,并对如何有效通过赛事药检进行系统研究和实施。禁药使东德在奥运上大放光芒,但也造成一百多名运动员猝死和无数运动员终身伤残,许多女运动员男性化,失去生育能力。两德统一后,受害运动员把东德体育部长和医学顾问霍普告上法庭,并要求赔偿。
更宏观的看,这种举国体制的所谓“金牌战略”是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产物,其实质是不经人民授权而大规模地使用纳税人的钱来培养所谓体育尖子;同时,也不经运动员的自由选择而对其从小实行填鸭似的训练。所有这些做法都是与现代民主政府和理念背道而驰的。
于是,我们也很自然地看到:随着这些弊端的发酵,加上国家、国际大气候的转向,在汉城奥运会的第二年(1989年),苏东剧变,从此俄罗斯告别了金牌第一,东欧国家金牌数也大为减少——然而,这不是他们的耻辱,而恰好是他们将体育还给体育的正常回归。与此同时,他们的经济开始好转,并逐步为国际主流社会所接纳。
必须承认,中国的体育竞赛机制来自于苏联,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就一边倒全面向苏联老大哥学习,体育自然也不例外:在运动员培养选拔机制上,我们也象苏联那样建立各级体校,少年体校,国家建立庞大的各级体委垄断运动员的。在培训方面,也照猫画虎地由国家供养大批教练、陪练、运动员,政府为他们常年发放工资,培养出大量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所谓专业运动员。为了获取金牌,也延续苏联的路线。选择冷僻项目、很少有人锻练的项目,如女子举重、女子摔跤、高台跳水等等,回顾2008年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举重8项金牌;跳水7项;体操9项;射击5项;乒乓球4项;羽毛球3项;柔道3项。这七个项目得金牌39,占中国金牌总数77%,这些项目在国外因系个别,大众参与度不高而被重视,中国集中国力抢夺自然容易得手。然而,这也造成这些项目对培养国民的协调能力和参与热情毫无帮助,只是少数人的自娱自乐。
事实上,体育竞赛金牌不是目的。其真正的目的是在检验人类生理运动极限的同时,引领全民投入到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中去。也因此,我们更应看重的是运动会引发的国民各类体育组织的诞生,任何水平的运动员都能参加适合自己的联赛,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国家队的成员,只要他的成绩够好。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整个社会的结构和发展水平要足够好,国家的经济水平要非常高,社会保障和体育俱乐部制度要非常完善、国民参加体育的愿望风气都要足够高才可以。而这些,显然不是什么举国体制的金牌战略能够给我们带来的。
期待举国体制抹灭的一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