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繁华纽约大约有800万人口,有的行色匆匆,有的就闲着坐在家门口看车流。而Brandon Stanton每天要做的,是穿街过巷随便找其中的6、7个陌生人聊聊人生。
有时他需要小跑才能追上忙碌的纽约客。每次成功靠近,Stanton就会用一句最无趣又最保险的话作开场白:“你好,我能给你拍张照吗?”而接下来他拍的任何一张照片,和任何一段对话,都有可能治愈全世界超过1500万人的一天。
我们在说的是一个完全不小众的摄影项目“Humans of New York”(人在纽约,或称纽约的人)。
从感性上来说,这个项目记录着纽约人最平常琐碎的日子,它展现了这座城市难以被窥见的一面,同时因为着陆于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而深受喜爱。但如果从理性上分析,这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摄影项目了:它在Facebook有超过1500万粉丝,每条po文动辄几十万人点赞分享,出版的图册连续46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为教育、劳动权益、欧洲难民等慈善事业筹得过的善款至少超过400万美元。可以说,“人在纽约”形成了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区。
而它的足迹甚至已经不仅限于纽约了……
好了我要先打住卖个关子了,怕太精彩待会你们就嗷嗷叫不愿听摄影师自己的故事了。
在“人在纽约”背后扛着相机辛苦奔走的,是摄影师Stanton。但5年前拉着两个箱子刚到纽约的时候,Stanton只是一个异乡人以及一个失业青年。你要问他丢了什么工作?芝加哥交易所,债券交易员,一段没完没了高薪高压高强度的人生。但这家伙没有接受过任何摄影培训,凭着满嘴的梦想和热爱,在当时竟然敢说走就走要做全职摄影师。这个想法听着就无比的蠢。
但是自己选的路,扑街也要走下去。Stanton在布鲁克林睡地下室,饥肠辘辘地在街头拍照,穷困潦倒,见人就拍,一天1000多张,就这么默默无闻拍了6个月。
如果没有之后的社交网络出现,这个故事的结局可能有二:
Stanton发现这么拍不是办法,他放弃了全职摄影师的想法,可能又回到了金融街;
Stanton终于交不起房租吃不起饭,成了一个热爱摄影的流浪汉,在他饿死/冷死/病死之后他的一箩筐照片被发现,人们将他誉为纽约的第二个“小保姆”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
Stanton终于交不起房租吃不起饭,成了一个热爱摄影的流浪汉,在他饿死/冷死/病死之后他的一箩筐照片被发现,人们将他誉为纽约的第二个“小保姆”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
嗯,都不是什么令人满意的结局。
反正在2010年11月,突然开窍的Stanton在Facebook上建了“人在纽约”的页面,他赶紧把自己拍的照片在那上传分享。最初每天新增一两个粉丝,Stanton已经很开心了,没想到后来雪球越滚越大,这涨速几乎都失控了。
插一段小插曲,Stanton前一份交易员的工作,其实是因为他从学生贷款里掏了3000美元去赌奥巴马能当上总统而找上门的。而跟上一把一样,这次Stanton好像也押对了宝。
“人在纽约”现在的风格其实很简单:放一张受访者全身或大头特写的照片,配一段长长长的引文,长得足以让镜头前的人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时刻,发布,稍等传播,几十万的转发点赞就来了。它的魅力来源并不单一,没有文字解说的图像是苍白的,而有了故事的图像是生动的、更容易触动情绪的,Stanton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悟到这一点。于是这里每张照片的解说,从一个简单标题,慢慢演变为现在必须点开“See More”才能看完的长文。而他也越来越懂得,如何捕捉受访者情绪最到位最激动的一刻。
现在Stanton很少说自己是摄影师了,他更喜欢别人称他为“讲故事的人”。
在街头采访过1万名纽约客、吃过无数次闭门羹之后,现在的Stanton已经很擅长跟陌生人搭讪了。他第一直觉会先找适合上镜的受访者,不是美若天仙那种上镜,有时只是因为一种气质,或是你身上抢眼的鹅黄色;然后他会判断这个人现在是否方便聊上两句。所以中央公园是他最喜欢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总能找到闲着的人。
尽快获取信任,获得许可,拍全身照,开聊,边聊边抓拍,Stanton说他花在拍照上的时间其实远没有倾听故事的多。而说到故事,Stanton用来破冰的问题对陌生人来说有点唐突,但大部分的人都觉得新奇,例如“你现在最大的烦恼是什么?”、“能告诉我你最悲伤的时刻吗?”、“你的公文包里放着什么?”,他会从这些问题的答案入手,再深入细化。
这5年来最打动Stanton的一个故事,也是用这些万试万灵的问题问出来的。
他说那是一个午后,下着雨,有点冷。没带伞的他钻进了一个80岁老妇人的伞下,问“你可以给我什么人生建议吗?”。
“我将我丈夫跟我说过的话和你分享吧。在我丈夫弥留之际,我问他,Moe啊,没了你我该怎么活下去啊……他跟我说:将你对我的爱,跟世界分享。”
听完这个泰坦尼克式的故事,Stanton跟老太太告别,躲在拐角处偷偷哭了起来。这是他唯一一次因为受访者的话而掉眼泪。
Stanton可能没怎么意识到,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他的照片和故事也常这样戳到粉丝们的泪点。例如这个悲伤的小男孩:
“我是个同性恋,我很担心自己的未来,我怕大家都不喜欢我。”
这张照片最终涌来6万多条评论,揪心的粉丝们纷纷在底下留言表示鼓励,甚至希拉里也评论说:“你的未来一定非常精彩”。互联网在这一天突然变得无比温暖。
而今年再早一些的时候,Stanton在街头遇到另一个小男孩Vidal Chastanet,他问:“对你影响最深的人是谁?”。小男孩答是他的校长Lopez小姐。
“我们犯错的时候,她没有让我们退学。她把我们叫到她的办公室,向我们解释社会是如何构造运作的。她跟我们说,每一次有人被赶出学校,在某个地方就会有一座新的监狱建起来。有一次她让我们每个学生一个个站起来,她一个个跟我们讲,我们很重要。”
Stanton花了两个礼拜时间到小男孩所在的学校探访,了解学校和校长的办学理念之后大受鼓舞。借助“人在纽约”的影响力,他最终在20天内为这所学校成功众筹超过140万美元,足以让全体6年级学生参加一趟哈佛夏令营,剩余的钱则设立了奖学金基金。
这件将穷苦出身跟梦想相连接的事情,甚至得到了奥巴马的注意。今年2月,奥巴马在白宫接见了小男孩、校长Lopez小姐和Stanton三人,小男孩表示有点受宠若惊。
满屏正能量……或许如果有“感动美国”这样的奖项,“人在纽约”也该入选。
不过这种正能量没有只在纽约城团团转。早在2014年8月,Stanton跟着联合国的脚步去中东旅行了50天,在伊朗、约旦、乌干达、肯尼亚、刚果、苏丹等等国家,他靠着翻译和肢体语言领会、呈现这些遥远国度的故事。
而今年7月,他再带着相机去了趟巴基斯坦和伊朗。这次除了拍拍当地人的真正生活,他又搞出来了一件大事。
他在巴基斯坦认识了Fatima,了解到当地常有砖窑老板以发放贷款的方式强迫人们以劳力偿还。利息高且不予以任何的权益保障,这样的债务可能要用一生偿还,甚至转嫁给下一代,实际上就跟奴隶制无区别。
Fatima,为巴基斯坦当地债务劳工问题担忧
Stanton又来了一场众筹,这次他想帮Fatima和她设立的机构Bonded Labor Liberation Front,从教育、法律援助、康复等方面为现有的债务劳工提供帮助。最终目标是:在巴基斯坦消除债务劳工这种现象。
这次众筹最终集得了超过234万美元。
欧洲难民危机爆发的时候Stanton也去了,匈牙利、希腊、克罗地亚、奥地利,他也把第一线的故事带给了“人在纽约”的1500万粉丝。
Stanton感触很深,他说:“跟难民做采访的时候,好像每一个你眼前的人都能讲出一个恐怖电影故事。那么多人跟我说自己亲眼看着亲人死去,而在中央公园,人们却在谈他们的第三次离婚和学费太贵的问题。”
“为了那次偷渡,我跟我的丈夫基本把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了。我们在土耳其每天工作15小时攒钱离开,蛇头将我们152个人安排在一艘船里。一看到那么小的船,很多人就想回头走了,但蛇头说这样我们一分钱退款都拿不到。我们没有办法。低层舱和甲板上全是人。浪开始打进来,船长让所有人都把行李往海里扔。我们的船触礁了,船长跟我们说不用担心。水开始漫进来了,他还跟我们说不用担心。我们在低层舱,都快被水淹满了,根本没有空间可以懂。所有人都在尖叫。我们是最后离开那艘船的。我的丈夫从窗口把我拉出来。他把自己的救生衣给了一个妇女,我们游了好久好久。几个小时后他跟我说他太累了,撑不住了,他打算浮一会儿休息一下。天色那么黑,我们什么都看不到。浪开始变高变急,我能听见他在叫我,但我们之间越来越远。最终有只船找到了我。但他们找不到我的丈夫。”
2013年12月,Stanton被《时代周刊》选入“30 under 30”榜单,即30位30岁以下改变世界的人。“人在纽约”的影响力也为它带来了林林总总的“亲戚项目”,例如“人在印度”(Humans of India)、“人在德黑兰”(Humans of Tehran)、“人在都柏林”(Humans of Dublin),还有“纽约的猫”(Felines of New York)、“纽约的狗”(Dogs of New York)。Stanton并没有觉得大家是在抄袭,他想的是,既然能给人启发,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最让Stanton引以为傲的东西,其实是偷不掉也学不走的。那是“人在纽约”里的积极向上、温暖和支持的氛围,人人互相鼓励、称赞、感激。在这里,正能量就像潮水一样漫过来;在这里,每天都活得像恩典。
这几天Stanton又出了一本名叫《人在纽约:故事》的书,看起来像在圈钱,但他说自己绝对绝对绝对不会将这个项目商业化。
还有人问到Stanton现在对纽约的感觉,他说:
“浪漫消逝了,但是多了一种叫羁绊的东西。”
究其所以,这其实是一座城、一群人和一个项目的成长故事。
***
我们也有“北京的人”(Humans of Beijing),如果感兴趣可以戳这里重温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