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5日 星期五

文艺青年为什么总爱在慌乱中路过景山公园上去抽根烟

北京的中央有一座山,在这儿你能看见游客,诗人,少女和无数廉价皇帝。
在北京去哪儿哭坟逼格最高?
去景山。
这里是北京的中轴线,唯一的高处:两分钟就能登顶。此地能看到北京的全貌,无数廉价的皇帝和一个从明朝开始就在的幽魂。

景山有一个特殊的标记,站在上面有一种狮子王的感觉
景山的周围有规定,不能盖高楼。如果天气允许,傍晚太阳落下去的时候,你可能会看到北京周围的一圈山。你并不知道那儿会有什么山,但小时候学过的那点成语啊诗词啊,全他妈一股脑地涌到脑子里了。
不过在景山公园呆了几十年的老保安说,崇祯吊死的歪脖子树已经换了三四棵。
问过很多人,为什么会在毫无计划的情况下,猛然涌现出一份上景山静一静的冲动。似乎去景山看了一次日落,第二天就可以重新做人。
一定不是因为门票便宜,虽然门票就两块钱。
上去Roll一根,我曾不止一次在那里闻到叶子混合廉价古龙水的香味。

两块钱的门票,倒是很多外国人上景山的理由,他们的设备不像那些常年在景山圈混迹的摄影爱好者那么牛逼,常常拿了个安卓机就上路。
他们会随着人流在万春亭拍几张故宫的屋顶,回家发在instagram上,底下是一行评价:Beijing is a low city.


万春亭的石台上,趴满了一堆长枪短炮。他们大多是景山的常客,没事的时候就到景山拍一炮,大部分不会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网上。“网上的照片都不入流,我的照片,你想买也买不到。”
于是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中国的摄影现状,中老年与摄影器材在这里一起等待日落。


景山最好的时光是在冬季,雪后。来看雪后的京城于很多人来说是年复一年的习惯。
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景山就意味着特别冷。两分钟就能登上的山顶,风却大得离谱,苹果会冷得自动关机。如果要去看景山雪景,最好像我上次遇到的那个俄罗斯兄弟一样,带上一瓶伏特加。

傍晚景山的日落,就像爱丁堡卡尔顿山上的日落,沿着长安街随便就走到了二环的尽头。那个你喝酒的小酒馆。
景山的所见是键盘打不出的。独自登景山的人,很喜欢这种不需要自己参与的设计,只需要在下一次的酒桌上表示自己曾经去过。
这大概是文艺青年来此地抽烟的初衷。
他们甚至不屑于拿出自己吃灰的海鸥,在山上拍上一两张。大概是因为和老年摄影师挤在一起,有点代沟。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景山上面的那些彷徨的眼神,就会想到《站台》那样的电影:城市本质上离自己是遥远的,最容易的对抗就是在这里浪费一点时间。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余的东西.这正是外潮涌入的年代,你只能在景山上瞻望西方涌入的文化,或者任由自己放空。
而景山之外的北京,连浪费时间都是不被允许的。
如果我是个导演,我就会把镜头一直架在红墙边上,镜头就一直对着那些爬上来抽烟的人的背,和屁股,一动不动。绝对没有拉过去拍一拍几个人的合景或者故宫一角的意思。如果没有人了,那就是空镜头,就那么拍一天。这是最好的谄媚------对于所有来景山的那些怀才不遇者,那种说不出来的慌张。
如果想在景山公园看日出,但景山公园晚上会关门,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准备备帐篷,干粮,电筒,相机,和自慰器。
如果世界末日,只能在景山上度过,要干嘛呢?
就看着北京城无助的人流,然后在山上挖个小坑,对着小坑一次又一次射精。
如果傍晚日落的时候让你在景山公园的山顶冲着全北京,大声喊句话呢?
一定要大声喊,定。

去景山能让你换一个视角去俯视,不是俯视这个城市,而是平庸生活的全貌。哪里是不要命地工作,哪里是花钱折腾,哪里是那盒剩下的安全套。不,都是雾霾。
如果你没去过景山,那你最好下半辈子都不要来。如果你是个年轻人,那就更不要来,在这里如果站不稳,很容易就飘下去,山下的北京很大,你们没有地方可以疗伤。

傍晚的山顶上到处是翘课和翘班的文艺青年,吃了数颗大力丸站在夕阳下吹风和牛逼。这是北平的中轴和至高点:地铁,故宫,CBD都在低处起伏。你所要做的就是等雾霾被风吹散,找好方向,冲东尿。
所谓思想,就是雾霾底下树立了一座故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