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互联网思维成为人们眼中的法宝。这种威力被叫做“降维打击”,就是依靠互联网思维可以横扫其他行业和竞争对手,因为这种模式是领先的。
但是红利消失后,很多泡沫都挤破了,大量的独角兽开始停滞不前,许多拿到abc轮的创业公司开始倒闭,人们开始反思,互联网思维怎么了?而红利消失后,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目前没有标准的结论,我总结为以下思维的集合。
1.用户思维。就是一切为了满足用户,哪怕不赚钱甚至是补贴,先让用户使用我的产品才是最重要的。一切产品和服务,都是围绕用户去设计和改进。
2.体验为王。把体验做到极致,要让用户尖叫,形成口碑后就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用户。这也是小米创始人首提的理念。
3.免费思维。就是产品和服务免费给用户,然后通过其他的方式诸如广告,游戏,会员增值等方式来赚钱。这个是360红衣教主提出的。最著名的就是《三级火箭理论》。
4.颠覆式创新。就是在产品,服务,商业模式上做创新,创新要大胆。比如微软首创的软件按时收费,就是颠覆式创新,对竞争对手形成降维打击。
5.快。这种思维的意思就是速度要快,要跑在第一位,不管是拿融资还是市场规模,产品迭代速度,都要快,讲求小步快跑,快速验证。
6.屌丝思维。得屌丝得天下,比如支付,一人赚一块,一天就是10块,十亿人一天就是100亿。
总结这几个思维,核心是互联网商业模式在各个领域都可以成功的前提。但是随着互联网红利消失,大多数领域,互联网模式都没法实现。
用户为王,免费,屌丝思维,快速,都是建立在入口模式能成功的前提下。一方面,需要不断的获取用户,然后拿到新一轮融资,然后成为市场第一;另一方面,通过成为市场第一完成市场垄断,通过持续的补贴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然后通过降低补贴或广告游戏等来实现盈利。但红利消失后,投资机构都开始缩紧投资,资本进入寒冬,拿融资很难,很多模式还没来得及验证商业化阶段,就因为现金流断裂死掉了。
而更多的独角兽或拿到c轮的公司,发现根本无法解决留存的问题,用户习惯很难养成,补贴一停,用户就不再使用。从根本上讲,要么是模式太早了,目前依靠互联网技术提供的价值太弱,用户宁愿线下,而不愿意使用线上app;要么是模式根本就是错误的,互联网并没有提高效率和提供价值给用户,原先的混乱市场反而是用户想要的。当然,随着市场的变化,过去很多死掉的模式,将来可能卷土重来。
还有一种情况是,留存有了,也不需要补贴,但无法赚钱。或者赚钱效率太低。比如共享单车,没法做广告盈利,而靠骑车计时收费,赚钱效率太低,养不活互联网的运营成本。这就好比开个奶茶店请几个it人员,那完全不行。再比如像钉钉,用户很多,活跃度也不差,但是钉钉不能说去靠广告变现,用户体验太差了。还有的是频次太低了,比如o2o,大多数o2o都是死在频次太低,留存是有的,但是消费频次太低,比如旅游o2o,美发o2o,医疗o2o,要实现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很难,平台是做成了,但赚不到钱,效率太低了。
所以互联网思维首先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根本没有几个行业依靠互联网是可以成为平台模式的。包括现在很火的互联网教育。
目前为止,成功的还是原来的配方。广告,游戏,电商。还有半个是直播和会员增值服务。其他的都挂了,核心就是模式本身效率太低了,即使成为了平台,成为了第一,没法赚钱,或者赚钱效率太低。
结论就是,大多数行业,都做不成一个互联网平台。比如美发行业,死了一片,留存有,频次也不低,但用户却不需要,互联网的价值也很弱,更重要的是,红利消失后,获客成本比用户贡献价值高太多,这种亏损绝非资本可以承受的。更多的,是根本没有留存,也没法高效赚钱。
比如像旅游行业。最好的产品是机酒,其次是门票和跟团游。为什么机酒最好?频次高,产品标准化,互联网改造效率高,用户体验也最好。而且客单价也非常高。所以能赚钱,能做大。而不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客单价低的产品和服务,互联网就很难改造,价值也很弱。
如果留存不行,互联网改造也很难,但客单价极高,也有可能成功。为什么医美能有app跑出来,讲真,其互联网效率很低,但是足够暴利,他赚钱的模式跟广义的互联网模式不一样,广义的互联网模式是每个人贡献一点点,靠频次和总人数来赚大钱,而背后的人力和运营成本很低,但医美不是,人力重,频次和总数少,全靠来一个大赚一个。
所以就变成了生意,平台模式绝大多数行业都做不成,利润成为了最重要的考量。
即使是生意,互联网手段也在失效,很多行业依靠互联网的效率,还不如传统线下,原因在于互联网的流量太贵了,效率在某些领域比线下还低,所以没效了。
所以整体来看,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一方面是大多数模式本身是有问题的。或留存低;或频次低;或赚钱效率低;这也说明互联网思维不是万能的,仅仅也就局限在游戏,软件,电商,社交,新闻资讯等领域,基本都是虚拟类的纯互联网内容或工具,互联网➕➕➕➕➕➕加只有电商是最成功的。另一方面是流量红利消失后,获客成本很高,即使当生意来做,互联网模式也很难盈利。关键还是看利润能不能cover掉成本,线上可能比线下效率还低。
鉴于以上,站在营销人的立场,我认为下一个风口会出现在以下领域。
1.传统行业的数字化。
这里的数字化不是单纯的触网营销。而是从产品,技术,营销的全面数字化。但根本是补充,而不是脱离传统商业的本身的产品和服务。
这是因为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大部分传统行业是无法完全互联网化的,互联网平台模式要么做不成,要么没法盈利。
但是用户本身是线上化的,虽然他们离不开传统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在接触,使用,传播,分享,互动等环节,互联网可以提供价值补充。所以传统行业的数字化,会是下一个风口。所谓新零售,其实也是传统行业的数字化。
2.tob行业会越来越好。
我们知道的屌丝得天下,这是建立在互联网模式的基础上。因为互联网效率高,很少的人可以服务几亿用户,线上完成全自动化接触和购买,一人赚一块钱,也是几个亿。
但是这种模式,可遇而不可求。并不是说成本太高,而是只有少数领域才会有平台和入口,其他都是伪命题,用户不需要。你补贴再多钱,也没有用。
所以赚钱才是第一的。相比toc,tob的客单价更高,而且对于企业而言,一丁点技术上带来的效率提升,其商业价值不言而喻,所以付费意愿更强。随着资本重视这个领域,tob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3.用户增长的兴起。
流量红利消失后,成本越来越高,获客越来越难。不管是什么产品和服务,获客都是第一位的。所以围绕用户而生的用户增长思维会受到充分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开始招聘用户增长的角色。
4.大数据的兴起。
过去互联网的成功,基本都依靠商业模式,而不是互联网技术。
比如早期的新闻app,各种内容app,各种工具,都是依靠广告和补贴,获取用户后,依靠广告赚钱。
但是现在这些坑基本都满了。粗犷的依靠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的时代结束后,依靠互联网技术提高效率的时代来了。
比如头条的崛起,拼多多基于用户兴趣的产品展示,都代表技术驱动。包括像金融,越来越依靠大数据。
5.新兴技术替代互联网主角。
如果说过去是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微信互联网,那么下一个就不是互联网了。
物联网,人工智能,5g,都会改变现有的互联网时代,当然,也会对传统行业进行变革。
这些变化中,我最看好的是传统行业的数字化,尤其是tob和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这个市场是最大的,能存活的企业也是最多的,大家可以重点关注下这两个趋势,应该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机会和变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