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9日 星期三

1994年,没啥大事却又影响深远的一年

 大家知道《万历十五年吧》,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大火之后,这本书也成功破圈了。

其实大家看过原著的话,就知道原著里对这本书没啥好评价,说是商界大佬们为了把一个村姑服务员训练成高级货去勾搭高育良,让她学习了全套的名媛礼仪,为了提高她的文学素养,还让她学习了《万历十五年》,方便老高和美女聊明史。

image

后来老高跟他媳妇摊牌了,不装了,说自己爱上了别人,因为那娘们看过《万历十五年》,把他媳妇给气崩溃了,觉得这是“羞辱式摊牌”,因为老高媳妇就是研究明史的教授。

那种感觉就好像老高跟研究火箭的老婆说自己爱上了一个妹子,因为妹子热爱火箭,并且对火箭研究很深,突破性地提出应该用蜂窝煤代替液氢液氧混合物作为火箭燃料一样。

说明作者知道这本书在明史专家们那里评价并不高,“一提这本书就能气到明史专家”,这个梗用得非常熟。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原名叫《1587,没啥大事的一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因为黄仁宇觉得1587年这年确实没啥大事,稀松平常,但是暗流涌动,长期看来影响深远,而我们今天讲的1994,也是这样的一个年份,当时看似没啥大事,已经被绝大部分人遗忘,可那一年对后来的影响,跟加入世贸差不多。

说起1994年,大家估计都不知道这一年还发生过啥,只有那些对电影兴趣极大的人,可能知道这一年是个“电影大年”,井喷式地喷出好几个牛逼电影,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辛德勒名单》,国内有《活着》、《九品芝麻官》等耳熟能详的作品。

大家可能不知道,那一年还发生一件大事,影响力一直持续到现在,让很多人痛不欲生,也让不少人跑步进入了财富自由。

因为1994年,可以被称为“中国房地产转折年”。

这事还是要从我国的税制开始说起。

在1994年之前,我国采用的是“财政承包制”,这个制度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我就稍微过一遍。

大家知道小岗村的几个农民搞了个“联产承包责任制”吧,把村里的地分了,然后约定好每年向公家交一个固定的数,剩下的归自家,这样大家也有了积极性。在当时,这可是坐牢的大事,所以小岗村的农民们说好了,如果事发需要有人去坐牢,那就让村领导去,其他人要把他孩子养到十八岁。

后来这个政策被推广,不少人说承包制这么好,那地方和中央的税收咱们也承包吧。既然摸着石头过河,那就摸一个试试呗,于是在1980年,啥都在搞承包,包括企业,也在承包,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也是搞承包,地方上约定好每年上交一个固定的数,剩下的归自己。

“承包”这个词当时火得不得了,一直到90年代,当时很多村里的墙上依旧刷着“承包为本”,能承包出去的几乎都承包了。

由于放开了各种限制,大家都各自突围,从1980年开始,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按理说经济增长,国家财政应该是也跟着增长,现实中也是一直增长的,可是国家财政占比越来越低,1979年的时候,中央财政占总财政的一半左右,到了1993年, 一路下跌到31.6%。

比例下降了,但是开支却越来越多,比如,当时人口和资源大规模从中西部向沿海地区集中,沿海地区经济暴走,中西部本来就没钱,时常还发生洪涝灾害,只能去向中央请求帮助,一看中央比他们都穷,此外军费、科研、大学等等,都需要钱,工作人员还一直要求涨工资。

当时不是说“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这个不是瞎说,那时候事业编就意味着低收入,你要是搞个小买卖,只要有工业品就能卖掉,一些人一天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年的收入,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尤其开小饭店的,非常赚,以至于现在不少人说起“创业”,还是要去开饭店。

老百姓替高科技人才打不平,也替自己郁闷,要求涨工资,可政府又没钱。更关键的是,当时军队还经商,如果不经商经费就不足,可是他们经商这事很不好,具体怎么不好我也没法细说,反正很不好,如果大家实在想了解,就查一下越南军队经商的事。

所以当时中央就得向地方上借钱,地方上也不太愿意,担心借钱不还,场面相当尴尬。而且地方上有钱,底气太足,还顶领导,让领导一点面子都没。最后出现了公务员系统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境地。 每年扛不住,就去银行借钱,后来朱总理说每年借200亿,到最后银行都扛不住了。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93年,在那一年,当时的朱副总理非常强势,他提出说,现在的这种状态下,中央非常困难,日子也过不下去,到不了2000年就会垮台,所以必须改革。那年大家一顿商量,准备按照发达国家的套路来,中央分60%以上,于是在1994年出台了个政策,叫“分税制”。

分税制的核心是容易收的税种归国家,不容易收的归地方,大头归国家,小头归地方。这下很多地方本来富裕,一下子不够花了。

当时地方上有两个办法筹集资金,一是招商引资,官员们积极到各处拉外资,让外资到各地去建厂,外资在当地赚钱后,会充实地方财政。这一点充分释放了官员们的积极性,张五常说中国经济能快速发展,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有大量全年无休的官员们不断寻求突破。

另一个办法就是允许地方上出让土地来赚钱。

如果你觉得允许地方卖土地房价就要涨,那就小了,格局小了。

当时房地产政策还是“国家分房”那个状态,再说就算大家想买房,也没有可交易的房,而且也没钱啊,怎么办?

于是国家又推出了两个政策,这俩是关键,一是私房可以自由买卖,二是银行要给贷款。

如果你是个开发商,想在一块地上盖房,但是没钱怎么办?银行借给你啊。房子盖好了,大家没钱买怎么办?银行借钱给购房者。这样,借钱盖房,借钱买房。这就叫摸着石头过河,美国就是这么搞,房地产开发商就是那个时候暴走的。

不过当时房价并没有起飞,因为当时购房人也不多,有些单位愿意给员工购房补贴,还有拆迁了的那些人手里也有点钱(远远没有后来的拆迁户那么有钱),最早的购房者是由这些人组成的。

中国房价曲线整体也是个指数曲线,早期令人发指的慢,后来令人发指的快,由于前期房价太低了,心理上的“锚定效应”导致那时候过来的人从2001年左右就觉得房价要崩。

不知道啥是锚定效应?举个例子,比如一只股票从30涨到300,你觉得太特么离谱了,因为你心里把股价锚定在30了。但是哪天跌回250,你又可能跑去抄底,因为你这时候又锚定300了。房价也是这样,不少人觉得房价太高,可是如果跌一半,他们又想去抄底。

所以说从1994年开始,大家一直在犹犹豫豫中看着房价上涨,到了2015年左右,绝大部分人达成共识,觉得房价应该就这样了,然后2016年很多城市直接翻倍,击碎了无数人的三观。

房价的事还是不聊了,咱们再说几句1994年。

大家看出来了吧,“卖地”这事的本质,就是通过银行,把居民未来的收入转到地方政府手里。

地方政府有钱搞基建,盖大楼,修公路,盖工业园区,然后招商引资,企业进驻工业园之后,雇佣当地老百姓上班,大家有了钱再买房,就循环了起来。很多国家也想学中国,但大部分国家都有个问题,就是没法征地,往往征一块地折腾好多年,最后事情给搞黄了地还没征到,这个意义上讲,我国能发展起来,1994年的这个法案非常重要。

不要小看这个循环,很多国家想玩都玩不起来,就好像富人借钱做买卖,穷人想借都借不到一样。

但也由于征地太过容易,也出现了大量烂尾工程,比如马前卒前段时间去的“独山县”,遍地烂尾楼。而且现在房价被推的太高,严重影响了大家的幸福感,拉大了社会的鸿沟。整体有利有弊吧。

而且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全国都在搞工业园,为啥有的地方荒废了,但是有的地方却能发展起来?

这就接上了我们前文说的话题,长三角和珠三角从唐朝开始就工商业繁盛,他们交通好,地理位置也好,大家注意下,全世界60%的经济总量都集中在各种湾区,比如美国的纽约湾和旧金山湾区,还有东京湾,中国这边的粤港澳大湾区一路暴走,奇怪吗?大家看下图能看出来吧,超级城市圈的地形都差不多,得有海、有河、有湾。

image
3
4
5

上海那边更是得天独厚,太湖经济圈牛逼了一千年,苏湖熟,天下足,只要放开,那些地方立刻就暴走。

而且它们又有发达的民间融资能力,有长期的经商家族,在海外还有亲戚朋友,这些人能提供原始启动资金。这个很关键,南洋华侨、台商、港资,这些钱基本都投在了两个三角。

所以两个三角最先发展起来了,1994年之后,土地供应也足,修好的工业园区也充分得到利用,甚至不够用,一直在扩张,现在那俩三角都连成了一片。产业发达,工人工资高,进一步推高了房价,同时吸引中西部人口和人才向东南沿海聚集。形成正反馈,市民工资进一步上升,对房子需求变得更大,房价进一步升高,现在苏南地区人均GDP跟发达国家差不多,房价也贵的离谱。

那边只要出来新房,就会被一扫而光,所以开发商拿地的时候肆无忌惮一直加价,政府卖地有钱,所以基础设施投入更大,甚至公务员工资都高一大截,整体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反过来,中西部很多地方政府想卖地也卖不上价,手里没钱,想投资也没的投,公共设施也不如沿海地区。长期下去,就是马太效应的急剧分化。

中西部本来交通就差,人口又外流,结果可想而知,改好了工业园也没有企业进驻,自然也就没法产生就业,市民工资一直上不去。还好现在交通发达,多少能弥补一些不足。

说到这里大家看出来了吧,如果没有1994年那一出,中国现在的房价应该不会这么疯,不过经济水准大概率也不会这么好,因为土地作为财富之母,后发国家基本没有选择得玩土地;而且土地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就是一种税,这些税后来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高楼大厦和高铁公路等等。

来源:九边 微信号:ertoumu89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