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佛罗里达火箭创业大街

 1.jpg

@北京塞冬: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共完成火箭发射60次,其中SpaceX 32次,发射次数占比超过一半,发射入轨质量占比约85%。

SpaceX今年的发射次数目标有144和148两种,Q1年化128次,完成度不到1/4,后面3个季度还需努力。

从型号来看,Q1发射次数最多的:

1、美国——SpaceX猎鹰9号:31次
2、俄罗斯——联盟2:5次
3、中国——长征2号:4次
4、美国——火箭实验室公司的电子号:4次
5、中国——快舟1号:2次

其余型号发射次数都是1。

Q1共有3种火箭首飞:美国火神半人马座(成功)、中国引力一号(成功)、日本KAIROS火箭(失败)

今年后续的看点,个人会关注的:

1、星舰:能否做到一二级可控溅落、能否开始搭载星链;

2、新格伦:贝佐斯的百米可回收巨箭,预计下半年首飞,第一次任务就把载荷投射到火星,第一次任务就尝试海上回收的技术验证,目标挺激进,几个月后看看能进展到什么程度。PS:这款百米巨箭和星舰一样,都在规模化流水线生产中,新格伦同时在建4枚;

3、天龙三号:我国民营公司对标猎鹰9号的产品,也是计划今年下半年首飞,目标也挺激进,祝福+保佑。

未来几年,中美两国都是民营火箭大爆发,中国开始拥有对标猎鹰9号的产品,美国从巨型到大型到小型全面开花。

美国在冷战时修建的、拥有数十个发射工位、冷战后被大量废弃的佛州卡拉维拉尔角,现在又处于忙碌状态:SpaceX的猎鹰 + 星舰多发射台、蓝色起源的新格伦、相对论、萤火虫等等…

有点“佛罗里达火箭创业大街”的感觉…

2024年10月30日 星期三

美国的红州蓝城现象,会在国内复刻吗?

 之前我观察到一个城乡二元红利的现象,但一直没法精确说出来,

结果这两天有人科普了美国的红州蓝城现象,瞬间清晰~太阳下确实是没有新鲜事的。

什么叫红州蓝城呢?就是美国不少人发现,生活在红州的蓝城,是有红利的。

红州就是红脖子多的保守州,民风淳朴相对保守,所以整体秩序社会治安较好,零元购少,也不用担心孩子在学校里弄什么LGBT。

但是呢,日常生活又是在开放化的蓝城,酒吧夜店音乐会多,社会氛围开放,各种娱乐项目多,也不会有热心的红脖子邻居来管你。
所以住在红州蓝城,既可以享受到保守带来的秩序,又可以享受开放带来的娱乐。

比红州蓝城差一点的,是蓝州红城,
蓝州偏向开放白左,政治正确氛围偏向大爱无疆,如果你是移民少数裔,能被政治正确保护,蓝州也是互联网金融业等跨国公司聚集地,高薪工作好找。
而蓝州的红城,尤其是old money聚集的富人社区,又是偏保守化社区,治安秩序较好,所以你既享受到开放带来的繁荣,有能接受秩序的保护。

再之后才是蓝州蓝城和红州红城两卧龙凤雏,就看你能接受哪个
蓝州蓝城,哥谭市,洛圣都,零元购之地,大胆你就来。
红州红城呢?红脖子,农场主,零元购是少了,但娱乐地方也没了

总结就是,有些地方,两种价值观的交汇处,是可以同时享受多元红利,真真切切可以既要又要的。

2024_04_07_11_25_39.png

理解了这个,你就会发现,中国有些城市也是对应这个情况的。

比如,身处远离边境的安全腹地,秩序良好治安完善,但本身又是开放港口,处于开放一线可以享受开放红利。既享受秩序好处也拿到了开放的加成。

再一个,身处盆地四面安全,周边人口众多,但自身偏向开放价值观多元,近两年成为网红城市,大量年轻人涌入。

在扩大一点呢?
某地区民风保守,还有很多宗族存在,但出海下南洋又特别大胆
某地区,当地政府以高效守信著称,一直以来都是安分守己日子人模范生,但民间营商创业氛围浓,民众心思特别活络。

如果你认为,美国的经验有一定参考价值,我们的城市化未来也会有类似发展逻辑,
那么接下来几年就业城市的选择,你可能就要留意,哪些地方是多元价值观的交汇处了。

来源:诗翰 微信号:lixingdeqinggan1

2024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即便特斯拉这两年遇到很大困难,但其在许多方面仍然代表先进和领先

 2024_04_05_11_52_54.png

@北京塞冬:即便特斯拉这两年遇到很大困难,但不可否认,其在许多方面仍然代表先进和领先,且可能仍然是唯一的、从长周期来看具备挑战“The Most Valueble Company on Earth”的汽车公司(虽然有重重困难,但别的汽车公司完全没希望)。

5-10年前的苹果也面临许多挑战——安卓机海上下前后左右包夹、“同质化”、“失去领先优势”、很多新Feature由安卓机率先推出等等。

但在那个时候,作为安卓机头部选手的老板的段永平,仍然坚决大比例投资苹果。

因为他知道,在哪些层面,安卓机最终无法与苹果抗衡,而这些又是构成“数量巨大的同时还有巨额利润”的关键,从而能让苹果达到人类历史上没有过的市值体量。

段老板在10年前安卓公司/机型大爆发时坚决投资苹果;任老板长期认为苹果是学习对象(如此前微博说过多次的,华为是学习苹果最彻底、最成功的公司);雷老板在2024年的今天,也仍然在很大胆、不那么政治正确地肯定特斯拉。

到2024年的今天,特斯拉仍然在紧凑性、空间利用率、电耗、安全等很多关键Feature上保持一流水准。

以及,如之前微博说过的,特斯拉仍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在芯片(Dojo训练+ HW车载) + AI算法(FSD) + AI算法作用于物理世界(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全链路都有领先自研能力的公司(可能不用加“汽车公司”的限制)。

如果考虑到X、xAI这样的周边公司,整个马老板生态,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芯片+全模态AI+物理和虚拟世界AI应用,都有、且都很强的全链路公司集群。

站在2024年的今天,回头马后炮地去看,会感慨10年前段老板投资苹果的远见,也不得不佩服苹果极有前瞻性的产品定义和技术判断、能持续长期做最能带来壁垒的事的组织能力。

同样的,特斯拉/马老板的前瞻性、愿景和路线的正确性也一次又一次被验证:多年前就坚决相信并投资AI、多年前就开展的芯片自研、以及持续引领/被骂但又被所有人追随的造车技术栈…

剩下的,未来5-10年的关键,就是如何克服“脱钩”带来的产业链困扰、如何更高效地执行、马老板如何更专注于自己的主业…才能将这些“前瞻”和“愿景”真正变为现实,否则,也可能只是空中楼阁

2024年10月25日 星期五

中国的相亲直播间,已经火到日本了

 


中国的相亲直播间,已经火到日本了

相亲直播,火了。

中年大娘,在线发对象,最近在抖音上你就刷吧,每隔三五条,就是这位大娘在台上相亲的场面。

看着有点懵?其实吧,这就是开封一景区的演艺节目,叫 “ 王婆说媒 ”,本来是为了传统 抛绣球招亲的场景。

截屏2024_04_02_11_06_34.png

结果变成了一个相亲节目,想找对象的年轻人只要敢上台,王婆就敢 “ 现场发对象 ”。

追逐爱情的心,人人有之,所以在王婆的相亲大舞台上,你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人物。

从19岁青春漂亮的小姐姐,到32岁来给孩子找妈妈的离异大哥,还有八块腹肌的银发大爷。

甚至有观众看王婆这儿有流量,就来蹭,来偷袭,上台也不说自己条件,直接开嗓准备唱歌,也有人为爱冲锋,跑着上台相亲,结果事后被扒出来已婚。

由于节目特别有梗,再加上“王婆”赵梅能说会道,效果拉满,就这样,这档 “ 相亲节目 ” 成了景区里的顶流。

不仅在各大平台爆火,各种直播切片数不胜数,王婆相亲线上流量爆炸,线下人山人海,甚至还火上了日本的新闻频道。

根据王婆回忆,自己这一年下来,促成了四五十对。

网友们一度调侃, 王婆就是月老手底下的销冠 ↓ ↓

看到这差评君就有点不理解了啊,现在这年轻人嘴上一提起相亲、结婚,那都是各种嗤之以鼻不是吗?

但实际上,大家这内心里原来都这么躁动呢?

随着我在网上一顿调查才发现,其实这才哪到哪啊!

“ 王婆说媒 ” 只是直播相亲的流行碎片之一,网络找对象大军的冰山一角。

如今,每天一到19点,在抖音快手的各大直播间内,九宫格画面中,一场场线上的 “ 非诚勿扰 ” 无时无刻都在上演。

差评君好奇蹲了几场,别说,比《非诚勿扰》上头得不是一点半点。

直播相亲的基本流程,大差不差,“ 王婆 ” 们首先上场,介绍嘉宾们的基本情况,随后连麦成功的嘉宾们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开麦闲聊的同时展示相貌,左上角显示着他们当下的所在地。

有人给这种相亲起了一个贴切的名字: 群面式直播相亲。

在平台上检索相关信息,类似的相亲直播间数不胜数,且均有不俗的人气。

直播间相亲,那应该是年轻人居多对吧?

但实际上,这里边的 年龄跨度还真不小。

有 80 后到 00 后的年轻一代 —— 他们之间的相亲直播更像一个聊天室,充满欢声笑语,一位大哥聊天时,透露出自己离异带两个娃,麦序上其他人询问起他为啥离婚,一来二去,这帮人还聊起婚姻观了。。。

也不乏年龄大点的 50 后、 60 后。

他们大多退休独居,老伴离开以后觉得孤独,所以想找个伴,聊天内容则会更直来直往,关注对方当下的家庭状况、生活条件以及子女动态。

差评君在看得津津有味的同时,也开始好奇,如今的相亲交友那是不计其数,线上的、线下的、 APP 的、 H5 的,它们一对一匹配,模式成熟,效率极高。

为啥这种在别人注视下的相亲直播间却可以异军突起,火了?

怀揣着疑问, 差评君采访到了一位做了近四年线上相亲的 “ 主播 ” @ 陈主任(帮扶大队)。

在跟他聊完后,我感觉网络相亲直播这事,需求远比我想象中更大, 或许可以说,没有什么理由不火。

对于年轻人来说,晚婚如今或许已不再稀奇,但对于老一辈,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老一辈来说,婚姻是头等大事,他们迫切的希望给儿女寻找合适相亲对象,而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 交友圈有限。

而网络,就是扩展相亲对象的 “ 快捷通道 ” 。

陈主任告诉我,他之前是一名村主任,平时利用网络平台介绍农副产品,帮乡里乡亲带带货 ↓ ↓

因为做过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的会长,所以很多村民有家务事、生活难题也会找来,有次一位村民找到他:

“ 陈主任,你直播间人多,能不能帮我们娃娃问一下,看有没有想跟我们娃娃谈对象的 ” ?

一番宣传后,真给匹配成了,一传十,十传百,着急给儿女们找对象的,就都找来帮忙匹配。。。

根据陈主任回忆,找来直播间的,基本上都是 50 多岁的父母,孩子毕业了,上班了,没时间找对象,他们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直播的流程很简单:先介绍,再配对,最后交换联系方式。

这类直播间的评论区也挺热闹

传统相亲模式大家懂的都懂,总有很多前摇嘛,见面那一天得先拎上礼物,然后认识,闲聊,吃饭,如果不合适还得思考如何拒绝。

但是直播间相亲却极为迅猛和直接,大家素昧平生,行就行,不行抬走下一个,退出直播间再也没人认识你。

一般来说,陈主任会先连上一个人,介绍基本情况,接下来,想要继续了解的人打个 6 ,陈主任把大家一起连上麦,大家把儿女的条件一说,有看对眼的再私下加上联系方式,线下了解,齐活。

通常,半小时内就能从数人中挑选出一个合适人选,进行下一步发展。

每天上午 5 点 30 ,陈主任一起床,就打开直播,八点左右结束直播去上班, “ 一般一场直播播完,有四五万人看过,大概是这么个情况 ” 。

由于找的人多了,陈主任一个人闲暇时间忙不过来,后来也找一位热心的小助理,专门帮忙登记资料。

小助理告诉 差评君,他每天会直播两三个小时,先把相亲的人基本信息,还有对另一半的要求等等都记录下来,现在他都转移到了电脑里,形成了一个资料库。

小助理朋友圈

尽管是线上直播,但乡村类的直播间往往地域性极强,所以配对成功率还挺不错。

这三年多来,陈主任已经成了顶级媒人,匹配成功的约有几千对,最终结婚大概约在 500 对,他们当地仍然有谢媒人的传统,大多数会在结婚时登门拜谢。

但网络相亲也有很多容易踩坑的地方,比如信息难以辨别,可能会存在诈骗。

有些网络直播间会抓住急于想要婚恋的嘉宾,通过引诱嘉宾 “ 刷礼物 ” 来榨取钱财,也有人瞄准这一群体,通过伪造照片和信息来实施诈骗。

陈主任的处理方式是,设置简单的连麦门槛,刚认识的不连,只连粉丝团两级的,达到这一点需要关注 2 个月左右,另外因为主要做的是所在地的相亲,地域也是一层安全筛选。

登记的信息基本上都是陈主任所属乡镇的

也有相亲直播间,他们在连麦之前会要求,嘉宾们私聊发送身份证照片的反正面,个人照片,还有个人资料,以此确保安全。

如今的相亲直播间生态也很复杂,像陈主任这样,由于乡亲的请托而开相亲直播只是其中一类。

除此之外,有人开相亲直播是为了业务转型,他们在线下有经营婚介所,随着网络兴起,把婚介生意搬到了线上。

有人则是想恰流量饭,他们所打造的相亲直播间其实更像是一类 “ 综艺节目 ” ,设置好充满争议性的话题,人为演绎,以博君一笑。

左上角会有虚构剧情的标识

为什么这种形式会火起来?

仔细想想,爱情自古就是人类的刚性需求,中国人到了年龄就一定会面对婚恋问题,不同时代,婚恋,一直是全人类的顶级需求。

古代我们有媒婆,曾经有线下婚介所,进入互联网时代,有世纪佳缘、百合网,如今大多数人用探探、 Soul 。

百合网的 “ 为了外婆结婚,因为爱不等待 ” 的广告还一度引发热议↓↓

相亲本身也自带无数话题。

“ 婚后要不要跟公公婆婆一起住 ” 、 “ 房子写谁的名字 ” 、 “ 你家那边彩礼给多少钱 ” 、 “ 两个人生不生孩子,生几个 ” 。。。

在双方交流过程中,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会从中一一体现,并且以一种充满冲突和戏剧性的形式。

这也是为什么相亲才会赢、非诚勿扰这样的婚恋节目饱受欢迎,津津乐道,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回味剪辑。

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相亲体系,都会面临一种问题: 端着。

相亲,本来应该是一场英雄联盟排位,官方把段位差不多,兴趣相投的人匹配到一起组成队友。

但在传统的交友 APP 上,却出现了很多炸鱼的,这最终会演变成优质人对次优质人的降维打击,从匹配变成头部人的海选。

被选择的压力,迫使很多人也不得不戴上自己最精致的面具,挑三拣四,互相开卷。

对于参加相亲的人们来说,网络群面则是一种更高效的方式,大家撕下面具,带着真诚的目的当面聊聊,而且门槛更低,选择更多,相亲进度条自然会突飞猛进,让他们离缘分越来越近。

尽管在相亲过程中会出现无数碰撞

无论是 “ 王婆说媒 ” 也好,群面式相亲也罢。

在这些 “ 直播间 ” 里, 男女嘉宾就是八卦对象,从他们的恋爱观和人生观里可以看见人类观念的多样性,最好有一些比较奇葩的,成为能分享、咀嚼的谈资。

对于点进相亲直播间,领取爱的号码牌的人来说,他们不断变更着相亲渠道,只是希望更高效、更便捷地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

晚上 20 点,吃过晚饭后,相亲直播间都渐入佳境,红娘正在埋头登记连麦人的信息,在评论区,有不少不愿意上麦正在留言,希望在评论区收获缘分。

热闹的一晚,又开始了。

2024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可乐”的社会政治文化史

 beverages_3105631_1280.jpg

@黄小邪看电影:公共广播讲“可乐”的社会政治文化史,有点意思。

碳酸饮料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在美国南部被发明出来,“可口可乐”源自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百事可乐”源自北卡罗莱纳州,“Dr. Pepper”源自德克萨斯州。

由于南部种族隔离政策,非裔不能去白人主导的“soda fountain”买汽水;后来有瓶装,非裔可以买。起初“可口可乐”营销对象主要是白人,“百事可乐”抓住商机,针对非裔人口营销。现在没啥区别了,但这种“可乐/百事”-“白/黑”等式还在很多人的记忆中。

“二战”时艾森豪威尔命令“有美军处即有可乐”,于是“可口可乐”跟美国国旗一样走遍美军所到之地,成为美国“强大、繁荣、先进”的“口头”象征(1960年代台湾、1980年代大陆电影里,时髦男女出入高档“洋气”场所都要醒目地摆上“可口可乐”瓶)。

亚特兰大的“可口可乐”博物馆,给小学优惠票,大批小学生被组织去参观,继续培养忠实消费者(真资本主义操作,我们的小学生组团参观大都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历史古迹)。

不过美国资本搞的这种“甜味鸦片”目前似乎面临很多注重健康生活的年轻人的冷遇。

另外翻译的美化功能不可小觑,对人体有害的碳酸饮料被译成“可口可乐”,简直有飘飘欲仙的乌托邦感,难怪有人叫做“肥宅快乐水”之类的。

幸好我已二十年不喝可乐及任何碳酸饮料,听说可乐公司在墨西哥某地垄断水源、迫使当地人喝不起水整天喝可乐导致大量居民患糖尿病,就更嫌恶地避而远之。

饮料跟种族主义、帝国殖民扩张、全球资本主义霸权的关系,值得研究。

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自由与现金流

 自由现金流,英文叫free cash flow,是巴菲特非常推崇的财务指标。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搞价值投资。那么价值投资的标准是什么?买入市盈率或者市净率低于某个数值就是价值投资吗?不是的,自由现金流贴现最大化的才是价值投资。这是巴菲特亲口公布的标准答案。

可惜在A股市场,虽然巴菲特的粉丝极多,但是对于自由现金流的关注却极少。我在wind研报平台上随手一搜,发现在200多万份研究报告中,标题中包含“自由现金流”的只有100多份,甚至比“应收账款”这个关键词还要冷门。

本文并不准备对“自由现金流”这个概念做出详细解说。这个工作可以留给有兴趣的读者自己完成。现在我们只是借此为题,来讲几个小故事。

现金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现金”的。它是笔者的亲身经历。当时我们一群高中同学聚会。有位老哥提到他为了孩子入学,刚刚购置了一套学区房。然后坐他隔壁的一位同学就借过话头,开始炫耀他新买的豪宅,并且傲骄地宣布他现在身背千万房贷。这时前面那位老哥转过头来,幽幽地问道:什么是房贷?

在英文语境中,贷款买千万豪宅的那位是asset rich,而全款购置学区房的那位则称为cash rich,翻译过来大概是资产富人和现金富人。不过这么说很拗口。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做这样的区分,所以也没有习惯性的表达。

由此我倒是想起,以前在内蒙古调研时听到过一句俗语: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就有点区别asset(资产)和cash(现金)的味道了。

当然,房产和活体牲畜虽然都属于asset,但是前者的价值要稳定得多,绝不至于“不算“。

不过只要是资产,价格都会有波动。同样的聚会对白,发生在2013年的上海或者是2023年,其中的滋味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关于表达方式的缺失,我还有一个非常现实的解释。改革开放至今不过40多年,社会上的富人大多还是富一代,创一代。哪怕是富二代,家里的老爷子也很可能余威尚在。

按照欧美习惯,这些都是new money,叫做新钱,或者新富人。新钱往往是asset rich,cash rich要在老钱里面才会渐渐多起来。所以中国社会并没有很多cash rich,也不需要相应的表达方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除了创业平台不容易变现之外,主要还是风险偏好的差别。新钱比较生猛,喜欢高风险高收益。老钱则反之。

想清楚了这一点,那么很显然,从宏观视角看,新钱不可能永远是新钱。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变成老钱,要么销声匿迹。

正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鲲鹏展翅九万里,终究还是要落地的。有时候甚至能否顺利落地,都还是一个问题。

你到底是asset rich还是cash rich?随着历史进程的推移,中国社会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度必然会越来越高。说不定哪天也会产生出什么独特的表达方式呢。

现金流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现金流”的。它来自网络和身边案例的综合。典型的主人公是小镇做题家,到一线城市打拼,中年得志,身居大企业高层,空中飞人,五星酒店,觥筹交错,海外度假……

直到有一天突然被裁员,主人公回头一算,发现自己居然没有多少积蓄。咬咬牙干脆躺平,想要安度余生,却发现豪车豪宅,名牌衣饰,双语名校(如果有子女的话)全都成了累赘。没有多少变现残值,维持起来却是吞金巨兽……

咱们这位虚拟主人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得自由现金流的概念。而许多落入价值陷阱的投资者,他们与巴菲特之间的差距也在这里。

从账面净利润到自由现金流,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如果小磕小绊不算,那么主要就是两座大山。一座叫应收账款,一座叫追加投资。

所谓应收账款,就是交易完成了,对方却不付钱,只能成为账目上的一个数字。它可以形成净利润,但是不能形成自由现金流。而把账款变成现金流,这个过程叫做兑现。由于承诺不能兑现而导致的悲剧,在商场和职场都很常见。

对于企业来说,利润丰厚的大型项目最容易出现应收账款问题。事实上,很多项目的毛利已经把账期风险打在里面了。比如说,100块成本的东西卖120块。看上去这是一桩好买卖。当然如果一年结账,年化收益率高达20%。两年结账,年化收益率是10%。可是如果账款10年后才到呢?

对于个人来说,工资是最起码的现金流。可是很多公司都会做强制性递延。换句话说,名义年薪100万的工作,你干3年跑路,绝对不可能拿到税前300万,各种名目克扣下来,能有一半到手,就算老板对你不错了。

更可怕的是各种非量化的承诺,俗称画大饼。景气高的时候,什么都是你的。就像是面对一桌满汉全席,不知何处下筷。等到景气转差,直接归零,化作南柯一梦。到头来,没有一口是吃进嘴里的。

另一座大山叫做追加投资,也就是必须进行下一阶段的投资,本阶段的业务才能正常完成。其中最恶劣的一种形态就是庞氏骗局。名义上你的投资项目赚钱了,但是上一期赚到的钱,必须连本带利地投入到下一期项目中去。而且这个过程没有一个明确的终点。实际上很有可能你永远都走不出来,就跟进了黑洞一样。

在贸易战之前,像三星、台积电这样的企业,资本市场是非常不喜欢的。从2005到2015年,这两家公司的市盈率一直在10倍上下。为什么呢?不是因为没有净利润,而是因为没有自由现金流。

40纳米的制程刚刚完成,赚到的一点辛苦钱外加折旧,就得马上投入到28纳米的研发中去。你要是说我从此躺平,以后的项目不投资了,那么客户们今天就卷堂大散。因为跟着你玩没希望。

所以在巴菲特这样的人看来,三星和台积电那么多年来就一直在相互内卷,也不知道图点什么。当然,后来碰到中美贸易战,突然变得奇货可居,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当高管,做生意,同样面临追加投资的风险。因此你别光看到有些人的现金流入量很大,其实他为了维持人设和网络,必须开支的流出量也很大。有些开支如果不做,马上就会影响他现在的生活节奏。而到底有多少现金流是真正“自由”的,恐怕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自由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自由”的。它来自古籍《韩非子》。由于情节生动有趣,主角自带可爱光环,所以各种儿童成语绘本上总少不了它的存在。没错,它就是:守株待兔。

我知道,要说守株待兔,很多人都会觉得小儿科。那么换个高逼格的说法吧:人是经验的奴隶。康德尼采那味儿是不是就来了?

截屏2024_03_31_09_48_27.png

从上帝视角看,农夫能够捡到死兔子是纯粹的随机事件。拿回家吃完就算了,完全不应当再做任何反应。

但是在农夫看来,他总结到的经验可能是:前一天晚上打孩子,第二天早上不吃饭,然后再绕道经过邻居家的田埂,应该就会有好事发生……

过去4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有无数人捡到了属于他的那只死兔子。我不可能知道每个人都是怎么总结的。但是根据我有限的观察,哪怕只是愿意承认运气成份的人都不多。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津津乐道的“捡兔经”。这不,许多人哪怕是坐在树下淋雨、挨饿,照样还在那儿一往情深地等兔子呢。

今年初,申万房地产指数一度跌破1900点,直接回到2006年去了。这还是几大国有房企顶住权重的结果。而在香港,民营房企几乎已经全军覆没。说实话,这个局面对我的触动非常深。

截屏2024_03_31_09_48_38.png

从宏观上看,在几乎所有重要经济体中,房地产都是第一大资产类别,房产建筑都是第一大细分产业。从微观上看,绝大多数人的一生,最大的一笔支出就是买房。

所以如果房地产不行了,不要指望任何一个行业能够完全顶替它的位置。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期,就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期。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是显然的,无可质疑的。

我这么说,不是要为哪个开发商招魂。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我这么说,也不只是为了感慨物哀:整个人类经济史上最广阔、最强劲、最持久的一轮产业黄金期,居然不能留下几个善终的龙头公司。

我只是在想:为什么在三条红线之前,每一家大型开发商的资产负债表都在迅速扩张?甚至没有哪怕一个另类,敢于站出来说:我够了,不玩了,我躺平,我要自由!

如果只是某几个企业家贪得无厌,我大可不必发此问。但是如果家家如此,无一例外,那么很可能这反映了人类共同的本性。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只可惜外在的锁链易除,心中的锁链难除。

我看网上流传戒毒所工作人员的说法,生理性的毒瘾是可以根除的,但是吸毒时巨大快感带来的记忆却是难以根除的。控制复吸的难点,就在于丰富生活,转移注意力,不要让那个记忆碎片突然冒出来。我想,一夜暴富的经历,对于人生的影响大概也差不多吧。

现代社会节奏快,压力大,每个人都在随波逐流。在人的一生中,真正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节点不过那么区区几处。但是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忘记,这场漫长旅途的终点应该是:

自由。

来源:小鲜传 微信号:fish_craft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如果有时光机器能把自己带回某个时间点就好了

 1.jpg

@李杰灵:这几天一口气把《风骚律师》六季都追完了,关于这部剧的评价网上很多了,我说个我自己看完最大的感受。

大部分人应该都有过“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比如你有个朋友明明身体很健康却抽烟酗酒熬夜,比如你喜欢的某个明星老婆很漂亮孩子很开爱,他却选择出轨塌房,比如你自己,明明只要踏踏实实工作不乱折腾,生活就会安逸和稳定。

但是大部分人不会停止“作”的脚步,完全不受控地把自己的生活搞乱。我有个至亲,几年前刷信用卡撸网贷借高利贷欠了快100万,我帮他解决了。几年后看似生活步入正轨,一切都好起来了,刚得知消息,他又借了10几万的网贷还不上了。

生活中很多人和《风骚律师》里面的男女主角吉米和金一样,完全不受控地本能地想“作”。吉米有大把的机会可以做一名正常不铤而走险的律师,金有大把的机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受人尊重的律师,但是他们不,他们控制不了自己天性里面的“作”,有时候都分不清那是他们的想法,还是有一种叫命运的东西在作祟。

剧里面大部分角色都没办法好好过生活,他们只要生活一有好转了,就会折腾出新麻烦出来,一开始我以为这是编剧故意制造戏剧冲突,但仔细想想这些其实像极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包括我自己,其实也“作”得不行,安稳日子其实没过几年,老想着自己的人生可以更辉煌,最终就是把自己搞得焦虑,生病,易怒,没耐心。当然,回报可能也有事业上的一点点进步。

我们总在幸福中试探,在不幸中挣扎,得到的有恃无恐,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在“作”的道路上一边告诉自己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一边又在无限懊悔——像剧里面吉米麦克老白讨论过的,「如果有时光机器能把自己带回某个时间点就好了。」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仅就业而言,困难的,主要是上了大学的,确实难

 2024_04_07_18_08_41.png

@陈如是说:这几年,走得比较多,北上广、到省市、到县乡,再到村,东部西部都有。我的观察啊,仅就业而言,困难的,或者有困难流量的,主要是上了大学的,确实难。一个银行基层支行的营销岗,一大堆的海归抢,还求人打招呼。叔因为干过银行,又是一堆的同事同学,也不免有人打扰叔。叔一般的套路,一是,滚,娃儿自有娃儿福,这种岗位你娃儿德国硕士都都读了,会不甘的,去了心里也恶心,你不如顺其自然,至少他不喜欢也不能埋怨你;第二,叔没有办法,大城市招聘正规着呢,打招呼也讨人闲,咱不能干这事。你又不缺钱,找不到就养着呗[哈哈]。总之,上了大学的,在大地方,确实不好搞,就业很“差”。

但在县乡似乎并没有网上逼逼的这些问题,人家期望不高,手边有事,哪怕芝麻绿豆,人家先捡起来。

案例一:老家兄弟媳妇,从来没有“正式”工作。做点特色食品,赶集天卖(一周两集),赶集天能卖个7、800,平时两三百。这次回去,她连饭都没有请,忙啊,没空做。除了卖食品,还参加红白事专业队,做了气氛组,天天白天赶场子,晚上做食品。这就业算是很充分了。一个专业队,搞宴席的、杂物协理、气氛组、物资支援组,2、30个人,忙得团团转。一个村镇,有好几个这样的专业队。[笑cry]但是在统计上,他们既不是GDP,更不是就业数据。

案例二:男性晚辈。大专毕业,没有正经单位上班,没背景嘛。去烧烤店学了徒,出来单干。从路边摊开始,现在在县乡开连锁,从县到省城,房子买了一坡。前年回去,见了一面。这小子开的奔驰,还是绿牌,比老叔的车都好。这小子不过30几而已。另一个侄儿也是,不过手艺是修车,状态差不多。

案例三:女性晚辈,三本,做了几个销售工作,最后在卖车上找到了感觉。卖了十几年的车,应该是吃透了。带着几个妹妹妹夫一起,现在全部在市里买房安家,离开了大山。也是三十几。

我这几年的总结啊,但凡做得还可以的,都幸亏她们/他们没读上啥书,大多数是高中、大专,三本就算顶级的了。不等不靠,无法躺平。十几年就干一件事情,最后结果都还不错。这些就业,除了卖车的几个,其他的也不算就业数据。

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

刚果金的资源诅咒

 1.jpg

@楚团长聊聊天:都知道卖方现在卷,但在卷这件事上,卷出花样才能被关注到。浙商交运的李丹团队飞去刚果金,实地调研了紫金矿业在当地的矿业布局,并深度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铜可能是今年最被市场关注的大宗商品,作为制造业最重要的消耗品之一,铜的应用似乎在AI时代被打开了新的天花板。随着国际铜价在近期突破9000美元/吨,紫金矿业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矿业公司,也正在被市场关注到。有色50ETF(159652)的紫金矿业权重接近15%,是目前全市场持有紫金矿业规模最高的基金产品之一。

1)刚果金拥有极强的资源禀赋。根据李丹调研数据显示,刚果金铜储量约7500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15%;钴储量约450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50%;稀土储量达3000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80%。除此以外,刚果金还拥有高品质的铁矿、黄金和钻石等资源。以近期受关注较多的铜矿为例,紫金矿业在刚果金卡莫阿矿区的矿石含铜量约4%-7%,品质远超国内矿山;

2)强资源属性也为刚果金带来了“诅咒”。由于资源多、品质优,开采起来也相对方便,刚果金约80%的GDP由矿业贡献,总GDP排在非洲54国的第12位。甚至刚果金的历届总统由于任期较短且不稳定(2019年以前,该国总统“换届”主要依靠武装政变),也希望在任期内为自己“捞快钱”,所以“卖矿”成为政策首选;

3)为提高经营效率,矿企为刚果金进行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尤以中国矿企为标杆。根据李丹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刚果金70%的采矿业拥有中资背景。考虑到该国6%的通电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平均值为24.6%),矿区的实际供电水平还不到设计要求的40%,各矿企被迫自行建设独立社区。以紫金矿业在卡莫阿的社区为例,目前除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外,紫金还为当地建立了6所学校、一家缝纫厂和一家砖厂,充分保证矿区员工家属就业;

4)由于矿业社区相对更好的生活环境,矿业工人在当地的地位很高。刚果金教师、警察等体面职业的月薪约150美元,而当地高端中餐馆的一碗面条就要15-20美元,普通人生活成本还是比较高的。相对而言,矿区普通工人的月薪就高达350美元,是当地少有的高薪职业;

5)高物价是矿业依赖的反噬。刚果金位于热带,国土面积235万平方公里,非洲第二,国内水网密布且占据大部分刚果盆地,农业基础优秀。造成刚果金物资大量依赖进口的最主要原因,还是矿业依赖。而进口导致的高物价,也造成了刚果金的贫穷现状:当地贫困率超60%,识字率不到50%,平均寿命仅51岁。

在调研的最后,李丹提到一个有趣的猜想,即刚果金3%的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截至2022年末,刚果金总人口约1亿),或许与当地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关,毕竟缺电导致晚间娱乐活动非常匮乏……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我情商在线的时候,是怎么夸人的

 截屏2024_03_28_08_46_29.png

@中年女民工-黑胖花:我偶尔情商在线的时候,是怎么夸人的[doge]

初见面的工作关系,我一般:

1.已婚妇女:
先看看她票圈晒娃照片不。但凡有娃的,夸她娃看上去机灵可爱,要比夸她本人还让她开心。

2.已婚男性:
一般来说,已婚男愿意在票圈晒自己婆姨的,说明还是满意的。那你就可劲夸他婆姨漂亮/温柔/有气质。对于虚荣的男人而言,优秀的婆姨就是他成功的证明,所以夸婆姨比夸娃更会令他高兴[doge]

如果票圈没什么生活痕迹,看看他的配饰—表是一目了然的容易夸的。万一看到核桃啥的,就夸他盘得亮[笑cry][笑cry][笑cry]可千万不能说盘串是中年男人的福报哈(我这么搓过同事,他面色难看,可能是戳中他痛处了

3.还没结婚的小姐姐:
夸她有品味、发色、指甲好看、皮肤白、包包赞。

其实所有的女人,不管已婚未婚,你只要夸她瘦了,她就一定很开心[doge]

4.未婚男性:
一般好男人不大会毕业五年后还未婚,除非金凤凰。我这人老实,真做不到睁着眼睛说瞎话,各位粉丝帮忙想想怎么夸?

2024年10月8日 星期二

勇敢的人赢得世界,汪小菲为何能对大S打出舆论翻身仗

 昨天说弱传播理论被推翻,现在国内舆论场奉行的是强传播思路

其实有一个最典型案例,那就是汪小菲的舆论翻身仗,

充分说明了,只有你声音足够响嗓子足够大,你才能拿回弱者的身份。

汪小菲和大S离婚案,最开始的时候舆论是完全一面倒的。

大众普遍认为,大S是无辜一方,汪小菲是过错方。

加上汪小菲亿万富翁身份,这个案子在许多人那里,就是现实版的

“豪门阔少欺负嫁入豪门女明星”

“女明星嫁入豪门后谨小慎微依然被欺压”

其实事后回头看,这个认知错的十万八千里。

大S明星出身,熟悉娱乐圈玩法,有记者人脉,懂人设会公关,和报纸媒体关系还好,大S才是这场离婚舆论战里的强者。

而汪小菲虽然是亿万富翁,但俏江南作为餐饮业,偏向实体勤行,和传媒行业是隔行如隔山的。

不懂媒体也不懂公关,第一波回应大多在表达自己情绪有多愤懑,关键点基本没提,以致于被许多人吐槽国内餐饮巨头,都不舍得花钱请个好点的公关。

现在去翻2022年的微博尤其明显,

汪小菲这边基本在吐槽他知名大学毕业,连话都说不清楚,找不到关键。看他回应就像在做阅读理解。

1.png

而大S这边,非常老道的公关回应,并且由委托律师发布,甚至还自带了一个话题,“大S是体面人”

2.png

就中国传统价值观而言,夫妻对撕的时候,大众天然是站妻子一方。

哪怕男方有理,大家也往往认为男方不该为难妻子,大男人不该和女人斤斤计较,要好聚好散。

男方体面女方发疯,大家都要考虑下是什么把女方逼成这样,

何况现在女方体面男方发疯呢?

所以第一波交锋打完,大S完胜。

不是小胜,是大胜,完胜,10分钟30比0的人头,六神装在你泉水洗澡那种。

一般舆论战打成这样,后面基本不用看了。

没有意外情况下,后续大众的认知基本是

大S是优雅体面的独立女性,轻轻松松就把老公撕了

汪小菲这边,虽然不知道他说了啥,但好像一直在发疯的家暴男

但问题就在于,婆婆张兰上场了,并且拿出了当年白手起家创业的劲头,一边直播带货一边讲述内情,硬是拖出了下半场和加时赛。

从舆论环境来看,大S固然和媒体熟悉,也熟悉娱乐圈公关模式。

但大家都忽视了现代科技的变化,对于舆论传播的影响。

直播平台的兴起,提供了完全不同于过往的新兴发声渠道,在直播这个模式下,你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由律师公关团队代写一篇滴水不漏的公关稿,然后一板一眼的念给大众。这个模式已经彻底被直播行业淘汰了。

你只能亲自对着镜头,每天花几个小时直面大众。

没有公关团队保驾,没有律师团队护航,没有铺垫没有缓冲没有后期剪辑也没有媒体小编春秋笔法,你只能靠自己直面大众去阐述事情。

这种时候,只能拼真诚放真料,而巧的就是,汪小菲张兰这边,其他都做的不好,但真诚度和实锤这两项都是拉满的,一边和你直播聊天一边不断放锤。

然后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到了2024年,经过漫长的下半场舆论战后,汪小菲的大众形象,从

“虽然不知道他说了啥但好像一直在发疯的家暴男”

变成了

“地主家的傻儿子”

而大S这边,从

“优雅体面手撕渣男的独立女性”

变成了

“说一套做一套拿前夫钱还说别人不好的绿茶”

舆论完全反转了。

前两天理记做过一个投票,哪怕在微博这样女性占主体的平台,汪小菲也拿到了九千多票,压过大S三个百分点。

考虑到两年前大S优雅体面的发出公关文时泉水洗澡的局面,这绝对是史诗级的舆论翻盘了。

3.png

除了刚刚提到的直播平台新兴发声渠道,我认为关键一点就是,汪小菲这边一直没有放弃,始终坚持战斗。

而且甩的都是消费账单这样的超级实锤。

账单这样的实锤是非常扎实的,

因为战报可以骗人,战线不能

独立的口号可以骗人,但账单不能

花了就是花了,用了就是用了,你再怎么说也不可能指责是别人按着你手指头花的钱。

4.png

但过去很少有人直接发账单,因为在大众面前亲兄弟明算账的行为是很掉价的,哪怕有理,也会被认为斤斤计较鸡毛蒜皮。

但问题就在于,汪小菲的形象,早在第一波交锋时就被大S打到谷底,没有更多下滑空间了。

已经是发疯的傻子了,还能变成什么样?,最多只能变成,“有钱的发疯傻子”甚至在不断贴出账单证明了曾经的发言是真实之后,口碑反而迎来了逆转。

很多人都震惊于汪小菲说的居然是真的,世界上居然真有这样的冤大头,真有一边被骂一边还给对方打钱的人,太不可思议了,

地主家傻儿子的形象彻底做实

哪怕你傻,哪怕你冤大头,但只要你没欺骗大众,口碑就是有机会逆转的。目前短视频平台舆论已经基本偏向汪小菲。

5.png

而大S这边就不一样了。

因为大S一直打的是独立女性优雅体面这个牌,结果账单一发,原来独立女性的定义是,虽然离婚后还住你房子花你钱,但嘴上依然喊独立女性,还指责对方不好~

这就天崩地裂了。

再优雅再体面,表面功夫做的再好,谎言一旦被戳穿,必然要迎来口碑崩盘。而口碑一崩,之前各种操作就瞒不住了,什么故意找好记者拍下对方发疯样子等套路,基本都要被拖出来科普。

6.png

因为现实中明白人其实比想象的要多,哪怕两年前,许多人也认为大S一方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只是缺乏实锤且声音被通稿压制了。所以一旦有实锤信息放出,舆论翻盘其实是很快的。

7.png

总结来看,张兰作为经历商海搏杀的富一代,选择非常正确。

面对舆论大战,忍气吞声是没用的,因为你今天忍了,明天对方就会发更多通稿更多指责,不断加强大众原有认知。

如果你是占理的一方,那就是要主动出击,就是要拼刺刀打白刃战,因为你是占理的一方,有账单有记录,今天不信明天不信,后天终究是有人会认证据的。

而对方撒谎是不断要靠谎言去圆的。你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时间欺骗一部分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撒谎的人就三板斧,打完后是越打越没东西的。

所以你看现在很多八卦号表示,不想看见两人再吵了。还有表示再吵下去是对女明星的不友好。娱乐明星啊,天天吃瓜的营销号啊,居然被打到说不想再吵了。

不占理的一方,天然就是排斥事件不断讨论不断传播的加时赛模式的。

打完三板斧你们信了不就得了,非要揪着证据较真干什么呢?

从娱乐圈视角来说,这是一个豪门八卦

但从传播学来说,这毫无疑问是非常经典的传播案例。

上半场汪小菲一方连公关文都发不利索,但被认为是“强者”,有公关有律师团队的大S是“弱者。

下半场汪小菲一方有直播这样的新兴渠道,声音其实是大大变强的,甚至我认为两边舆论声音能到46开,这时反而让很多人认可其“弱者”身份。

这个反差,绝对是值得大家拿着放大镜研究学习的案例。

——勇敢的人赢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