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5日 星期六

房间里来了新大象

 截屏2024_03_27_14_32_47.png

很多老百姓对游戏这个产业是很纠结的,在他们眼里,玩物丧志,游戏毁了那么多人,不禁了等啥?

这种纠结甚至反映在政策制定上,一方面国家明显是想发展游戏产业,电子游戏一直以来都是个极度“技术密集”和“智力密集”的产业,毕竟这玩意最早就是诞生于麻省理工的实验室,由著名大神塞拉尔操刀搞出来的。

从诞生起,电子游戏就是纯技术驱动的产业。游戏对计算机的影响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甚至可以说,美苏冷战,苏联输得干脆利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计算机革命中彻底落了下风,而计算机芯片最重要的推动因素,没有之一,就是游戏产业。

其实重来一次,苏联还得输,促进芯片发展的动力不是国家科学院,而是塞在各种游戏机里的大小芯片,是远超过苏联军工产业规模的游戏和消费市场。

那么多人买电脑和各种任天堂学习机,厂家回收投资后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搞竞争,有意无意推动了计算机芯片按照摩尔定律往前发展。这种正反馈要比纯国家投资效率高的多,也持续性强的多,尤其是方向不明的情况下。

毫不夸张地说,是游戏宅男们的购买力不断推着芯片越来越强。如今站在AI的大门前,用来玩游戏的显卡又成顶梁柱了。

不仅硬件,游戏产业对软件的要求也非常高,在国内外都是个高薪产业。游戏产业带动了一个科技分支,也就是“计算机图形学”,现在AI拦截导弹和无人机,也用到这个技术。

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名校,将来进腾讯阿里华为,将来拿高薪。其实这些大厂多多少少都在涉足游戏产业,菊厂走的比较远,直接开始搞芯片了。

搞芯片也得有收益,现在主要是面对AI训练大模型,迟早会走向游戏消费市场,毕竟这个市场更大更有连续性。宅男们踊跃购买,才能保持利润,筹集更多钱搞研发。

以前游戏产业主要被国外垄断,这主要也和国外对游戏产业比较宽容有关。很少有人会把游戏和“堕落”联系在一起,就好像我国每年因为车祸死亡6万人,却没人提议把汽车禁了一样。

整体来讲,这个产业我们是全面落后的,从硬件到软件。

国家是知道这个的,所以对游戏相关产业一直是扶持态度,有些省会甚至有游戏产业园。但是同时考虑到群众对游戏产业天然的不信任,大家也看出来政府对版号什么的谨慎又谨慎。

所以这些年中国游戏产业发展得磕磕碰碰,不过整体是向前的。查了下数据,现在也是个千亿规模的产业,甚至一部分游戏实现了出口创汇。只是整体上,开发水平还在追赶欧美日韩,目前还比较缺那种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自研IP产品。

不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降临给了新机遇。

因为传统欧美游戏产业依赖的是类似你去买车那种玩法,一手交钱一手拿货,生产出来的产品又大又精美,开发周期巨长无比。

玩家也主要都是那些对游戏有要求的宅男们,他们愿意花几千到几万购买显卡、电脑和游戏主机,在大屏幕面前沉浸体验高质量的游戏内容。

很多人甚至愿意花几百上千个小时玩一款游戏。这个真不是瞎说,大家去看看那些B站游戏大神,他们动不动在类似《异星工厂》、《缺氧》、《僵尸毁灭工程》这类游戏花费一两千小时。

但是这种模式的毛病就是规模限制,得是真玩家才行,毕竟门槛太高了,需要组个台式机电脑或者买个高价游戏本,PS5这类主机,最好有个客厅,这就太为难人了,劝退了很多人。

移动互联网时代降临后,局面又发生了变化,大家手里都有个手机,都是潜在客户,但是这些人不愿意为游戏花钱。

在2013年前后,针对这种情况,中国第一批游戏厂家开始面向手机用户开发游戏,尽管研发能力不太行,但是在海量用户运营、移动机型适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同时也崛起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也就是免费游玩,付费买装备。这个商业模式现在欧美游戏厂商也想做,这个之后再讲。

手机游戏潜在的用户规模可就大了,不过随之带来的挑战也很明显,游戏厂家需要适配上无数型号的手机来开发游戏。还得通过不同的网络环境进行优化,还需要部署大量的分布式服务器,毕竟玩家可能在地铁里,可能在办公楼,也可能在马路牙子上。

中国厂商等于是在国内市场经历了地狱磨炼,要说什么游戏玩到一半掉线重连、弱网络环境下顺畅联机这些技术,中国手游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经过这些年的积累,中国企业在手游方面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全世界排名靠前100款移动游戏,中国占了三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中国游戏也已经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比如腾讯早在2019年就把游戏海外收入纳入财报,这个月他们公布财报,去年腾讯游戏收入的30%来自国际市场。

所以到如今,全世界范围内的游戏市场形成了一个类似扁担的结构。

我国游戏厂商在手游方面很厉害,比如大家熟知的腾讯和米哈游,也就是搞《原神》的那个。但是暂时还开发不出类似《艾尔登法环》或者《荒野大镖客》这类主机游戏。

国外厂商更加擅长主机游戏,也就是你得买一个电脑或者PS5才能玩的那种。这类游戏太大对硬件要求太高,在手机上玩不了。国外厂家普遍对手游研究不深。

现在两端都盯上了对方的势力范围。

我国的手游厂家希望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进军主机游戏市场。那些主机游戏眼馋手游巨大的市场,也想做手游。

这当中最成功的,应该是韩国的那个《绝地求生》,和腾讯联合开发了手游版,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现在的西方游戏市场,可能也是竞争太恶性,而且游戏开发的成本太高,现在开发那种大型游戏风险越来越高,动不动也是投资好几亿,传统的商业模式兜不住成本了。

西方游戏市场在23年下半年开始进入裁员潮。2024开年至今,已有预估8000名游戏人被裁员。能看到西方厂商这几年也在面临转型难题。

更深一步来说,欧美厂商眼馋的不仅是手游,而是手游兴起的商业模式,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免费游玩模式。

他们转型,只能是往我们这边转。

从传统的一次性购买游戏的商业模式,转向免费游玩+内购,或是低价门槛费+内购的商业模式,这种内购不仅限于之前说的皮肤、道具,也可以是按月支付的会员费,因此免费游戏在近几年也有了一个新名称:服务型游戏(Game-as-a-Service,简称GaaS)。

GaaS的商业模式能提高游戏的收入上限,是许多传统欧美大厂转型的目标。这背后的挑战也很大,服务型游戏从技术、研发到运营都有和单机不一样的逻辑。

曾经有个国内游戏开发者告诉我,发现海外尝试做GaaS游戏的团队在游戏上线后,依旧按照以前做单机的惯性开始减人,这也正常,咱们做项目,结项之后只留几个人维护就行了。但对于GaaS游戏来说,游戏上线后反而应该增加人力,因为后续的内容更新和运营工作工作量只会更大。

所以说依托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本来在游戏方面全面落后的我国企业竟然有点弯道超车的意思。也不是弯道超车,反正占据了一些优势。

也正是因为中国厂商一方面非常积极学习和融入海外成熟的研发模式,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一些优势,它们不知不觉成了进入世界市场的大象。去年的科隆游戏展,上周的GDC,中国厂商可以说越来越大规模的集中登场。

这个GDC大家可能没咋听说过,其实在游戏圈里可以说无人不知。

GDC第一届举办于1988年,当时还在一个宅男客厅里举办,参会人数25人,门票费用0。36年后,第36届GDC于美国旧金山最大的会议中心莫斯康会议中心举办,参会人数超过2万8千人,门票费用达2500美金(约人民币18000元),依然吸引全球的游戏开发者前往朝圣。

而且很多人没意识到,现在AI应用最迅速和广泛的领域就是游戏,AI跟游戏的关系紧密得超乎很多人的想象。首先,搞AI的芯片的前身,就是打游戏的显卡,没有游戏,哪有今天的英伟达,而且连Open 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也说,游戏推动了ChatGPT的诞生。

自2016年起,GDC专门设立AI主题峰会,号召游戏领域的顶级AI来到GDC进行分享交流。可以说,很有前瞻性了。在2024年的GDC上,AI峰会主要包括机器学习和AI两个方向。在AI峰会的30个议题中,腾讯的分享就占四个,网易、字节跳动也做了相关分享。在全球舞台上,最热门的技术趋势下,以腾讯为代表的厂商越来越显性了。

从2015年开始,GDC设置了Free to Play(即免费游玩)峰会,今年也能看到很多海外大厂也在做可持续运营经验分享,也能看出来,GaaS这种商业模式越来越得到认可。

欧美厂商在转型,那么对于中国厂商来说,也同样在面临行业拐点。

现在中国玩家的游戏审美在不断提高,或者往大里说,全球玩家的品味在趋同。所以中国游戏要想真正进入全球市场,就必须提升游戏品质,让全球玩家都想玩。

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能看到一些中国厂商又开始做PC和主机游戏了,或者至少做跨端游戏,就是同时上线手机和PC主机平台,甚至可以跨平台联机,因为这些平台能够承载更高品质的游戏,也能进入更多欧美玩家的视野。

说起跨端游戏,这也是游戏研发里的一个大趋势,目前来看也是中国厂商比较有潜力在欧美厂商之前攻克的难题。

也就是说,中西游戏企业是扁担的两头,各具优势,现在都想顺着扁担往中间走。对于中国厂商来说,高质量的游戏内容,配合GaaS商业模式,再来个跨端,是很重要的机会。不出意外,中国企业逐步会成为世界市场上最重要的玩家。

为啥今天聊这个话题呢,因为看到一个数据,世界顶级AI和芯片技术专家里,中国贡献了30%左右,但是大部分并不在国内。也没啥高深的原因,纯粹就是因为咱们给不了那些顶级高手足够的高收入,而且他们愿意跟其他高手们在一起呆着。

这也客观上也要求我们尽量多的去创造更多的高薪研发岗位,这样才能留住更多的人才。而且高薪岗位指望政府是不现实的,只能是寄希望于那些大企业去开拓更多的业务。这个意义上讲,游戏既是科技的驱动因素,也是巨大的人才池,这又是一个我们必须拿下的一个新边疆。

来源:九边 微信号:ertoumu893

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

你用过最有效的心理操纵是什么?

 sunset_cityscape_view_stockcake.jpg

@阑夕:Reddit问答版:你用过最有效的心理操纵是什么?

– 我会观察人们对他人释放善意时会做什么,并以同样的做法回报。比如我的姐姐很喜欢给朋友寄卡片答谢之类,我意识到她也非常期待收到这样的卡片,所以我会定期给我姐姐寄卡片,而这会让她感动到热泪盈眶。

– 承认我犯的错误,全盘接受,甚至过度批评自己。这往往能够使受伤的人无法进一步批评我。

– 给孩子(10岁)一种选择的错觉,以便让他们做我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不要说「穿上你的袜子」,而是说「你想穿这双袜子还是那双袜子」。让他们感受到自拥有一些生活中的控制权,并练习如何作出决定。

– 我最喜欢用的一个技巧是,当我失眠时,我会蜷缩成最舒适的姿势,闭上眼睛,然后努力假装是早上6点,必须起床上班去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总能让我很快入睡。

– 当我的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如果我觉得他们在撒谎,我会让他们伸出舌头。他们认为我可以从舌头的颜色判断他们有没有撒谎。实际上,是他们伸出舌头时会不会犹豫才让我知道他们是否在撒谎。

– 在与商务客户交流时,如果他们提到自己的孩子,请要求看一张照片或者问一些能引发自豪父母回应的问题,这可以加快建立信任的速度。

– 晕船治疗,这对不知道原理的人有效。告诉晕船的人需要吃一个橙子,说橙子可以有效治疗晕船,以前的海盗们总会备着它。实际上的心理学是,晕船没有治疗办法,它是大脑失去地平线的观测尺度导致的,而吃橙子可以创造安慰剂效应,欺骗他们的大脑相信问题已经解决了。

– 用「谢谢」代替「对不起」。比如说,「谢谢你等我」而不是「对不起我迟到了」。这会将注意力从负面情绪上移走。

– 当有人做你喜欢的事情时,奖励他们。就像对狗说「乖」的感觉一样。所以如果他们说了你喜欢的话,「我喜欢你说的那句话!」或者「这是一个好问题」。虽然这样做本质上只是强化积极信号,但在工作场所尤其有效。例如,「我真的很喜欢你写报告的方式」或者「非常感谢你注意到那个。我钦佩你能做到这一点,而且这很有帮助」。当你学会给别人有意义的赞美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在社交和职业方面会变得顺畅很多。

– 我在一家保险代理公司工作,很多客户都很脾气不好或者粗鲁。我在这个地区租房已经十年了,所以我对镇上的所有公园都很熟悉。我会看着他们的地址说:「哦!你住在金斯顿公园附近。我经常带狗在那里散步!」他然后们的态度了就完全改变了。他们不想冒犯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

– 如果想要和人拉近关系,就在他们擅长的事情上寻求帮助,人们喜欢感觉重要和被需要,所以你通过提问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他们会自动地对你产生积极的看法。这也会让他们敞开心扉,即使是很多害羞的人,如果遇到自己喜欢或擅长的事情,也会变得开朗。通过这种方式,你会遇到一些很棒的人。另外,你还可以看到他们在「权威」地位下对待他人的方式,这将帮助你决定是否想继续建立关系。

– 我哥曾遇到一个喝醉的壮汉挑衅他,那个壮汉问「你瞅啥」,我哥说「我在家里可以看到外面有一堵4英尺高的石墙」。这个回答让挑衅者措手不及,并使他从高度亢奋的状态里脱离出来。随后,那个壮汉在我哥腿边坐了下来,大声痛哭,诉说自己是怎么和女朋友分手的。

– 通过询问别人的生活来控制对话,每个人都喜欢谈论自己,这样可以显著减少他们问你一些你不想回答的问题。「你孩子在游泳队里表现怎样?他乐在其中吗?告诉我更多选拔赛的过程。」你在乎这些吗,不在乎,但对方会认为你在乎,并兴奋的谈论这些,这样你就不会被问道「你的离婚手续办得怎样了」这样的问题。

– 我是干采购的,有次我需要给客户交付一个零部件,客户给了6周的期限,但生产商交货要18周,所以在和生产商的销售人员打电话之前,我先联系了他的老板,告诉他对接我的销售人员工作非常出色,建议给他加薪。过了几个小时,我再给那名销售人员打电话,表达了时限紧张的情况,他很热情的帮我把零部件生产需求排到了优先列表的第一位,我在4周后就拿到了货。

– 当我感到不堪重负时,我会列出我需要做的所有事情,即使是琐碎的事情。然后我会逐一检查这个清单,并问自己:「如果我今天不做这件事,会发生什么坏事吗?会让我以后的生活更困难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就划掉它。这样一来,这一天似乎更容易应对,如果需要的话,我会在第二天采取同样的步骤,直到我感到更加掌控自己的生活。

– 我是一个平面设计师,对于那些挑剔的客户,我发5个版本稍有不同的完稿过去,要比只发1个完稿得到的修改意见少很多,因为让他们挑选会提前满足他们的控制欲。

– 尴尬的沉默法则。在工作中,如果有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反应过度,我就会长时间困惑的盯着他们。这甚至在我的老板身上也起作用了。

– 如果人们因为售价上涨而生气(我在快餐店工作),我能理解他们。就像他们说的,「价格又涨了?呸!」我会说,「是的,我知道。很糟糕,不公平。」这避免了他们朝我发脾气。

– 我在女朋友身上成功复现了「巴甫洛夫的狗」的实验,第一,当她给我口的时候,我会让她在这个过程里自慰,这让她在潜意识里将给我口和她自己的性快感关联起来,第二,在她给我口的同时我还会抚摸她的脖子,这又让脖子被抚摸的感觉和性快感联系起来。在大约一年之后,只要我想让她口我,我就会假装无意的抚摸她的脖子,而她也会涌上欲火,开始扒我的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