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9日 星期五

中年男士在想什么?

86年,33岁,老实说30岁就像一个坎一样,30岁之前和之后思维转变非常大。
1、价值观:
30岁以前,消费型思维,不太看重商品的价格,只要自己喜欢就买买买,哪怕月月都是月光,从不理财,从不投资,花钱没有长期计划,只有为了某个想买的商品攒钱的短期计划;
30岁以后,投资型思维,除了基本生活用品,几乎一切只消费不收益的东西都不买了,对自己的收入有了长远的规划,并且不甘于单位基本收入,开拓了更多的收入渠道来源,例如业余时间的第二份工,投资房产产生的租金收益、房价上涨收益,理财收益,收入有了稳定而大幅度的提高,开始同时注重开源和节流;
2、做事思维:
30岁以前,包括私事和工作,拘泥于细节问题,解决很多事情力求100%完美,投入巨大精力面面俱到,导致频繁加班或者过多耗费时间;
30岁以后,意识到一切事情并非需要做到100%,100%只是主观意识上的,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万事别做得太满,非常有道理,处理问题变得开始只抓重点和主要矛盾,先解决方向性、决策性、关键性问题,而细节可以慢慢完善,这种思维让我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变得更加从容和轻松;
3、世界观:
开始意识到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一切的对或者是错都不是绝对的对立面,所有人都不是圣贤,都会犯错,或者说每个人他的思维在某些角度上来说总有成立的道理,只是和你目前的想法不同而已,当无法达成共识时,也没有必要去强硬纠正、争吵,古人说的“君子和而不同”非常有道理,“求同存异”这个词不再是以前只能理解的字面意思,现在更能理解其深层次的哲学精神。
4、家国情愫:
以前还是比较愤青的,觉得我们在很多方面做得都不好,随着阅历和视野的提升,去了很多地方、一些国家,和不同行业、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相处和接触的越来越多,越来越认同我们的社会意识形态、战略方针,能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真好。
5、爱情观:
以前谈恋爱,都是跟着感觉走,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以前开始一段感情都显得过于“草率”,也许就是因为对方长得漂亮或者对我小小地好了一下,就不顾一切去追求或者就接受了这段感情,最终都是不欢而散或者无疾而终。以前愤世嫉俗地批判所谓“门当户对”是封建社会的遗毒,而现在却更加赞同,相似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显然在更多时候能够获得更大概率的共同认知、三观理念和相互体谅,同时,在择偶时,外貌、身材这些显性外在因素相比性格、思想成熟、内心坚强上进这些内在因素而言显得不再特别重要。
6、生活侧重:
从一个工作狂、加班狂,开始慢慢觉得生活的内容很多,不仅仅只是满腔热血去做好一件事就行了,父母年纪慢慢变大,一定是要更多陪伴的,孝是不能拖延的,而劳逸结合,不过分消耗身体健康去打拼,也成为了一种认同的观念。
7、心情:
不得不说,30岁后,活得更加焦虑了,30岁前银行卡里就算只剩两位数存款也没啥概念,照样该吃吃该喝喝,30岁后,身边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自己生活得越来越小心谨慎,比如某个同龄的同学这个年纪却得了癌症,现在几乎已经没有生存的希望了,治病让他家从中产直接返贫;某个朋友的父亲出了严重车祸,生活不能自理,朋友从无忧无虑的单身贵族变成了精通各种养生菜系的劳碌的兼职保姆;某个圈子里最早结婚的同学,本来一直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妻子美丽,女儿漂亮,结果却在3年前成为了圈子里第一个离婚的人,如今二婚也不尽如人意。
焦虑成为了日常,天天生怕手里这来之不易的一亩三分地一夜之间就没有了,在人生的大事面前,你我的这点存款、这点日子,显得太微不足道,这两年早上起床都不再需要闹钟了,每天6小时睡眠不到自己就会醒来,再也睡不着,但却很疲惫很困倦。
心中那一点点希望的火种还在,每一天都在坚持着,成长着,焦虑着,希望着,至于憧憬着什么,怀念着什么,我也说不上来,也许是那一个尚未出现的她,也许是内心中向往的那一份平静而美丽的生活,也许是那些充满激情却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