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7日 星期一

20年过去,没人读成功学了

 这两天在网上刷到一条微博,给韩国20年前和现在的畅销书做了个对比。

往前20年,韩国人的关键词是:

疯狂。

小时候疯狂学习。

等到长大,不光学习,买房、投资、开发自我、管理人脉…都要疯上加疯,狂上加狂。

字里行间仿佛都暗示,一个不曾全力以赴的人不配有生活,唯有疯狂将引导你走向成功。

20年后的现在,“疯狂学”成了明日黄花。

新时代年轻人疯不动了。他们想要懒惰,想要躺平,想要无所事事,想要什么也不做。

他们说想回家,不是要回到物理意义上的家,而是渴望一个精神的庇护所。

如同出生前,待在母亲的子宫。

别说只有韩国是这样,国内也差不多。

20年前,人人推崇成功学;而现在,人们不愿意去追求世俗意义的成功,一心只想躺平。

20多年前,无论书店或是地摊,一本名叫《人性的弱点》的书牢牢占据着C位,孜孜不倦地向人们传授成功法则和人生捷径。

据说,这本书全球总销量9000余万册,拥有4亿多读者,堪称成功学领衔之作。

作者戴尔·卡耐基被奉为成功学大师。

只听名字,会以为他和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有关。其实是作者为了显得更有亲和力,特意修改了自己的姓。

这被认为是他最成功的营销之一。

他原名戴尔·卡内基(Dale Carnagey),读书时不受欢迎,自卑,就跑去学辩论、演讲锻炼口才。毕业后,当推销员,也打零工,后来想办法开了个培训课,在夜校教人演讲。

卡内基擅长用名人的奋斗故事总结出所谓的成功法则,激发听众的斗志,很快有了名气,把自己讲成赫赫有名的大师,还出了本书:《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远销海内外。

这书被引入国内后,改名《人性的弱点》,养活了不少盗版经销商。盗版商直接模仿他的叙述方式,沿用一个名人成功故事搭配一条成功法则的固定模式,攒出各式各样的版本。

那时候,这类成功学书籍相当流行。

书架上放眼望去都是《职场厚黑学》、《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学习的革命》、《穷爸爸富爸爸》、《积极心态的力量》等等。

就连书名都看得人热血沸腾。

书里的故事基本上是这种画风。

说,有个人年轻时在酒店上班,被安排清洗厕所,结果第一天做就感到厌恶,想放弃。

有一天,她和老员工一起工作,发现对方在刷完马桶以后,竟然盛出了一杯水一饮而尽。

这让她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态度有问题,连马桶都刷不好,如何去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呢?

于是这人励志就算刷厕所也要刷出风采、刷出成绩,最后终于当上了日本内阁大臣。

又比如。

一位65岁的老人拿着仅剩的105元美金,想创业。他思来想去,发现自己唯一的可取之处是“一份上好的炸鸡秘方”。

为了把这份秘方推销给餐馆,他挨家挨户敲门谈合作。结果经历了1009次失败,才等到了一句“同意”,于是有了——肯德基。

另一个相似的故事,主角是史泰龙。

讲他曾生活落魄只有100美元,但还是不放弃当演员,拿着自己写的剧本四处推销,经历1855次拒绝和嘲笑,得到1个机会。

也不乏普通人的逆风翻盘。

一个农民从来没离开过家乡,但为了追债可以跑遍中国,还跑到国外。最后这人在国外发现了新的商机,成功做起了大生意。

。。。

紧随故事以后,是作者的总结。

要么是赞扬能成就大事的人不会轻易放弃,要么是感叹坚持才能通往最终的成功。

或者劝谏人不要给自己设限,要相信努力会带来质变,细节会决定成败。

诸如此类。

现在看这玩意,人们想必会嗤之以鼻。其中太多故事经不起锤敲,只是编撰的谣传。

更何况,大家已经意识到,成功学不过是一种另类的骗局,所谓成功可以总结却很难复制。

但在过去,成功似乎确实有迹可循——时代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契机,让人收获红利。

不妨看看,成功学流行的那个年代是怎样的。

如果用宏观叙事,先应该摆出来的,是千禧年后飞速增加的GDP数据,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各行业开始蓬勃发展的事实。

反应到个体身上,引导出奇妙的认知。

很典型的一点是,那会体制内的工作是不吃香的。那意味着千篇一律、无聊、没发展。

“没出息的人才追求稳定,我才不要这种一眼看得到尽头的生活。”

这是很多人共同的想法。

大家向往着外面的世界,迫不及待地跳出来,或是下海创业,或是外出打工。赚钱的路子四处都是,好像比安安稳稳工作有前途。

生活在小镇里的人更是迫不及待地往外走,北上南下,进厂、摆摊、创业、求学,都有。那些本就在外求学的大学生们,更是迫不及待留在大城市里,寻找更多的可能。

大家的想法都挺相似的,城市越大机会越多,能赚的钱自然也越多。

自然,大家也不抵触所谓的加班。

尤其是各种工厂里,工作都是计件、计时的。也就是说,你做得越多,就能赚得越多。

那谁会不乐意呢?

这样的环境下,成功学显现出指导意义。

人们发现依照那些遵循努力、奋斗、大胆、冒进的标准,好像的确能走上成功之路。

你看“打工皇帝”唐骏,不就是很好的例证?

曾经的他声称手握多个专利,有着丰富留学史,拥有微软终身荣誉总裁称号,帮助盛大网络上市,又拿着不可思议的高额年薪。

后来才知道,这人博士学位是假的,发明创造是假的,工作经历也掺了假。

唯有一颗大胆,真得不怕火炼,堪称奇迹。

掺了水的人能迎风起舞,有真材实料的人更能轻松追上时代的浪潮。

你看现在那些知名的互联网大厂,不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走上正轨的。

当然不是所有人的背井离乡都意味着成功,但大家都能感受到一种昂扬向上的态度。

似乎,低头遍地是金子,抬头满眼是希望。

而且,普通人确实能看到向上的机会。

一方面,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故事不少。

我当时听过很多别人家孩子的故事。

隔壁三舅家的姐姐考去北京读大学,毕业后找到工作留在大城市;还有远方亲戚家的孩子,在广东成了家,把一家人都接了过去。

还有那个北大保安张俊成的故事。

他家境贫困,一家都是靠天吃饭的农民,没余钱供孩子读书。从小成绩就好的他,连中考都没机会参加,就步入社会开始打工。

后来北京招保安,张俊成想不如出去闯闯,就跟着去了北京,恰好被分配到北大保安室。

后来,他半工半读,通过成人高考考入了北大法律系,又用了三年顺利毕业,圆了大学梦。

另一方面,电视上也有草根成为明星。

当时我很喜欢看《超级女声》的海选,有很多普通人,像是上班中途临时请假来表演一下。

大家不会讲很多煽情的故事,只会专注地唱,即使唱得并没有那么好,但足够认真。

那会也是体育发展的黄金时期。

不仅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就连中国足球都历史性地踢进世界杯,冲出了亚洲。

任谁看了都愿意相信,努力一定会有奇迹。

所以,20年前的人们很疯,也很大胆。

主流观点不是存钱,而是投资。

大家都觉得,钱放在手里或者存在银行都会贬值,得拿出去炒股、做生意,才能让钱生钱。

甚至有人不惜贷款、借钱,也要投资。

以那会的逻辑来论,借的钱越多,你就越成功。所谓“负债”,照样是资产。

如果细究,房价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起飞的。

于是出现了第一批背上房贷的人,用小钱包撬动了大杠杆,成功完成本世纪最具价值的投资,并给后来的炒房客提供了启迪。

当时的热播电视剧是《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讲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人们从角色里看到自己,也看到希望。

现在看看,那时候很多努力,更多像是在电梯上俯卧撑。你以为电梯上升是因为自己在拼命俯卧撑,但当停电时才发现错得很离谱。

20年后的现在,虽然整个社会形态还在卷,但卷不动的声音也越来越响。

人们的信条逐步发展为——拼是不可能拼的,活着已经很累了。

今年上半年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比去年同比多出1.3万亿。

紧缩的大环境下,大家趋向于保守。

各行各样绞尽脑汁促进消费,人民群众个个只想“丧心病狂”拼命攒钱。

不是研究怎么花200块过一个月,就是带上全家老少一起,举家努力,抠出精彩。

连一张纸都要废物利用,擦完鼻涕擦屁股。

有人是真的没钱,有人是没有消费欲望。

反正衣服没穿破,就可以继续穿;吃喝只要干净,剩菜剩饭也行;住宿条件不讲究,那就睡公司;其它非必需品更是能不用就不用。

他们不在于吃得多好、穿得多好、外表看起来多么光鲜亮丽,只是平淡地活着。

大家不花钱,更不乐意投资。

因为实在看不出来什么有投资的意义。

股票,大跌;

房价,小跌;

创业,更是白白打水漂,金钱一去不复返。

就算真有不死心想创业的,体量也完全不同。

以前动不动就是万人帝国,码的是人海战术;到了现在,恨不得一个人成就一个团队。

省人就是省成本嘛,大家都懂。

更明显的变化是——曾经人们以跳出体制为荣,现在又把跳回体制当做宇宙的尽头。

动不动就有好几千个人抢同一个岗位,怪不得学历卷到博士了,还不够用。

下海的人越来越少,求上岸的人越来越多。

大家不再嫌弃稳定,反而无限向往变得稳定。当下的时代里,不确定性才是最确定的事,所以一眼望得到头的工作最能提供安全感。

再看新闻,越来越多人提前退休fire。

——这班,是一天都不想多上了。

想起有段时间常常看人抱怨。

说自己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十几年,考了好大学,留在北上广,看起来人模狗样光鲜亮丽的,其实不如待在老家的同学生活过得滋润。

至少人家有车有房,还身心健康。

说白了,就是普通人的上升通道变窄了。

其实娱乐圈也差不多,草根出生的明星消失了,更多的是这个二代或是那个二代。

就连各种电视剧也少见小人物的故事,动不动就是总裁富豪、神仙转世。主角要没有点特殊血统和家族背景,都不好意思出来打架。

既然结果是注定的,那谁还相信成功学呢?什么拼搏,什么努力,似乎都不如出身有意义。

于是,三和大神成为新的精神符号。

他们的生活和内卷的打工人截然相反,没钱了才打工,赚一点就休息。工作的意义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简化,只要够吃最普通的面条就行。

未来不值得追求,不妨只生活在当下。

以此为基础,又发展出躺平学。

在家躺着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唯一的工作是去横店演尸体,一边能躺着一边还把钱给赚了。

再延伸出糊弄学。

用最轻松的方式糊弄掉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只为自己在意的东西花精力。

人家也不在乎成功与否,只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果能当下都过不好,更不必谈以后。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仅仅二十年,大家的想法变化这么大。

这是时代决定的。

二十年前的人们愿意疯狂、愿意努力,是因为按照这样的规则,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任何国家在高速发展的状态下,你只要敢做,就容易获得成功。巨大的增量市场里蕴藏着无限的机会和财富,能容纳下很多人的野心。

而且成功的门槛没有那么高。

就算是没什么文化的人,只要胆子够大,脑力拎得清,也能站在风口,赚到快钱。

这就是时代的红利。

现在,大家都能感觉到发展的节奏变缓了,增量市场变成了存量市场。

如果说增量市场的主旋律是齐头并进,那存量市场就意味着竞争。

因为资源有限,需要争抢。

抢着抢着,就卷起来了。

内卷带来的精神伤害是可怕的。你付出更多的努力,得到的却是同样或者更少的回报。

以前读书的时候没那么多补习班,大家就正常上课放学,累虽然累,但算不上卷。

现在从小学开始,小朋友就要上各式各样的特色班、学习班;幼儿园都要面试家长,要有漂亮的简历,否则根本没办法读好学校。

以前的大学生毕业后能有选择。

现在的大学生毕业约等于失业,只好待在家里当全职儿女,战战兢兢啃老,勤勤恳恳考公。

之前看到过一个提问,说为什么父母从来不觉得工作辛苦,而我们这代人总是抱怨工作?

我觉得最大的原因是,对父母来说,他们走在能看到希望的上坡路上。

那是发展的初期,一切都是朝气蓬勃的,所有迹象都在告诉人们:生活会越过越好。

而他们的生活经历也证实了这点。

对比二十年前和现在的环境,你会发现生活在变好。人均寿命变长了,住房得到改善,社会治安也变好了,日常生活更方便,大家随时随地能买到各式各样的吃的喝的。

这是父母那代人得到的回报。

但社会总是螺旋发展的,人不可能永远走在上坡路上,偶尔有平路,偶尔有波折。

到了现在,对我们来说,看不到未来反而就是一种未来。大家不再有“明天会更好”的信心,只有得过且过、混一天是一天的沮丧。

大家为了赚钱而工作,却发现赚的钱可能还不够看因为工作生的病;为了负担热爱而工作,却发现工作后就没了时间继续热爱。

怎么可能不觉得疲惫,不想躺平呢?

叔本华说:

“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间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欲求和挣扎是人的全部本质。”

当欲望能被满足时,人们愿意忍受痛苦;当欲望注定无法实现,忍受痛苦变得不再有意义。

所以人们不愿再忍受了,转而施以更直白的方式——糊弄、躺平、应付、将就。

你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力改变根源的消极主义;但它难道不也是值得称赞的乐观主义吗?

毕竟金子般的信心可遇不可求,能让自己努力地又多活过一天,已经很棒了。

来源:雷林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