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日本的精锐部队揭秘[38P]


钓鱼岛进入多事之秋。进入今年以来,日本一方面在加强实际控制钓鱼岛方面加大力度,为钓鱼岛周边的小岛命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抛出“购岛构想”等等,另一方面在军事上也进行了部署。据《产经新闻》的报道,面对中国未来可能出现占领钓鱼岛行动,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已经制定了协调行动的“夺还计划”。    《产经新闻》报道称,消息人士透露,日本自卫队的这份“夺还计划”并不是最新出炉的。去年11月14日到18日期间,日本举行了大约3500人参加的陆海空自卫队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当时,日军把九州西南以及冲绳方面设定为主要演习场所,其训练项目确定为“包含岛屿防卫的各种行动”,其实就是如何对应中方可能发生的武力攻击,夺取所谓被中国军队“占领”的钓鱼岛。其实,早在2010年12月,日本防卫省推出的《防卫计划大纲》后,日本军方针对当年9月发生的中日钓鱼岛海域撞船事件,就开始着手应对钓鱼岛事态的强化举措方案。现在,日本已经逐渐将其具体化了。从《产经新闻》的报道来看,日本军方认为未来钓鱼岛可能出现三种事态:第一种事态是中国方面在平时采取的所谓“不法”行为;第二种事态是中国军方采取的海域武力攻击的行为;第三种事态是中国军方在武力进攻的同时强行登岛的事态。
在此基础上,日本预测中国方面的“海上民兵”将以渔民身份强行登岛,与此同时,中国海军将向钓鱼岛附近的海域派遣舰艇,投入水陆两用以及空艇作战部队,中国空军的战斗机也将进入九州周边的日本领空。面对这种状况,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将采取5大步骤:第一,陆上自卫队迅速协调行动,负责运输和机动作战;第二,紧急开展防空作战;第三,对应中国海军的攻击;第四,保护日本自卫队和驻日美军的军事设施;第五,日本陆海空自卫队联合登上钓鱼岛作战。  这份联合作战计划还表明,当日本军方确认中国军队登上钓鱼岛以后,特别是确认中国海军、空军的行动属于“国家意志”以后,日本将派遣出陆上自卫队精锐的驻守在长崎的“西部方面普通科连队”,从佐世保基地出发,乘坐军舰强行登岛。与此同时,日本陆海空自卫队将携手行动,把中国的水陆两用部队和空挺部队从钓鱼岛海域排除出去。  在防空作战和对舰攻击方面,日本海上自卫队将出动驻守在佐世保军港的舰队,空中自卫队将起飞在福冈筑城、宫崎新田原、冲绳那霸三个军事基地的战斗机。为了防止中国的导弹袭击,日本陆上自卫队不仅要派出炮兵部队,还要使用地对空防御导弹。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陆海空自卫队联合夺回钓鱼岛计划还是一个单独作战的计划。他们认为,如果美军能够参加进来,作战的实战能力就会大大增加。现在,日本有关方面认为这个计划还存在着一个“盲点”,那就是当中国使用民兵登上钓鱼岛之际,最初开始负责对应的只能是海上保安厅和警察,而他们与自卫队之间还没有一种协同作战的关系。因此,日本将修改有关法律,协调其军警关系,强化整个所谓反击行动的机动性,提升整体的防卫能力。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目前通过媒体抛出的这份所谓计划,可以看作是一个“测试气球”,他们真实的目的是要看看各方面的反应。这份计划未来有可能演变成为一份日本军队在钓鱼岛的驻兵计划。
为落实“霸占钓鱼岛”的战略方针,日本陆上自卫队于2007年3月28日成立具有战略预备队性质的中央即应集团,由防卫大臣直辖,司令部设在东京都练马区的朝霞基地。设立该集团的目的是在紧急时刻统一指挥高机动特种部队和各专业部队。  该集团的编制员额约4500人,由司令部及附属部队(约230人,驻东京朝霞)、中央快速反应连队(约700人,驻栀木县宇都宫)、第1空挺团、特种作战群、第1直升机旅团(约900人,驻千叶县木更津)、中央特殊武器防护队(约155人,驻埼玉县大宫)和国际活动教导队(约80人,驻静冈县驹门)等构成。  自成立之日起,该集团就有“自卫队味精”的绰号,意指它整合了自卫队几乎所有能第一时间出动的精干力量,它的成立标志着日本武装力量的视野由国内投向海外。
第一 日本自卫队第一空挺团。日本防卫省有个顺口溜“头上空挺团,地上西普连”,指的就是能够遂行“动态防御”作战的两个陆自单位——西普连和第1空挺团。该部设有团本部和本部中队、设施中队、后方支援队、空降教育队、通信中队、特科大队(炮兵营)、特种作战群各一个以及2个普通科大队(步兵营)等,总兵力约2000人。
该部队的作战核心是普通科大队,每个大队都内设一个特种侦察排。特种侦察排的任务是敌后渗透,搜集情报(如地形、敌方军力、敌方后勤等),侦察排成员来自其他部队或第1空挺团的志愿者,他们首先必须经过两周的选拔测试,之后还要训练一年,淘汰率超过50%。特种侦察排成员必须掌握高级爆破、通信、武器使用、小部队作战、野外生存乃至两门以上外语等技能。
空挺团的火力支援来自特科大队,其装备的火炮主要是由高机动车牵引的120毫米迫击炮和81毫米迫击炮,火力转移只需90秒,它们还可由直升机吊挂机动。
在战术机动方面,第1空挺团所有装备和人员均可由自卫队运输机快速投送,先遣大队可在接到命令后18小时内空运。在进攻时,第1空挺团配合直升机群,每天可推进150公里,并可持续作战至少72小时。在防御时,第1空挺团可独立执行50-100公里宽的正面防卫。
图为空挺团的机降训练。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第1空挺团拥有极高的机动能力,但在机降后就是轻步兵,持续作战能力有限。
1985年8月12日,日本航空公司的1架747-SR客机于长野县南佐久郡发生空难事件。当时首先空降到达空难现场、并从头到尾协助处理善后的单位就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第1空挺团。在空难事件中,第1空挺团官兵救出了2位女性生还者,其中一位当时年仅10岁,18年后(2003年),为了报答当年救助她的单位,这位小姐自日本医科大学毕业后,遂加入了日本陆上自卫队,而她志愿服务的单位,就是第1空挺团的医护单位。
1954年8月,陆上自卫队派遣了20名军(士)官到驻防于福冈县的美国陆军第187空降旅接受空降兵实习教育,这20名军(士)官也就是日后建立日本空降部队的种子教官。1955年1月,陆上自卫队成立了名为“临时空降练习队”的伞训单位,而后更名为“空降教育队”,专门培训伞训教官。1956年1月,因空降教育队的训练人数不断增加,于是扩编为“第101空降大队”(相当于营级单位)。为满足空降战斗人员的培训需求,陆上自卫队于1955年9月,又指派2名军官前往美国乔治亚州本宁堡(Fort Benning)的陆军步兵学校干部训练班受训。这2位学员于1956年 5月毕业,并获得美国陆军突击徽章,回到日本后管理当时的第101空降大队。 1958年6月25日,第101空降大队再度扩编为“第1空挺团”,此番号沿用至今。经过4年的努力,日本陆上自卫队的空降战力至此形成。
目前第1空挺团的总部设在千叶县船桥市药门台3-20-1,而第1空挺团则驻防在临近东京的千叶县习志野市,该地寸土寸金,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属陆军骑兵学校。该驻地除第1空挺团外,还包括有东部方面队的习志野驻地业务队、第320基地通信中队习志野派遣队、第316会计队、东部方面情报保全队习志野情报保全派遣队;直属防卫厅的直辖部队还包括特殊作战群与第112地区警务队、直属航空自卫队第1高射队(配备MIM-104爱国者防空导弹)。
进入日本空降部队受训的条件是身高 160cm以上,体重49~65kg,胸围78.5cm以上,肺活量3200ml以上,裸视视力 0.1以上,矫正视力0.8以上,握力300N,暂停呼吸50秒以上,听力正常,无色盲或传染性(或慢性)疾病,四肢关节无异常症状,之后还要接受队内的体力鉴定、航空适应性检查、X光检查及最重要的腰椎检查(是否有腰椎侧弯状况)。合格者方可进入为期10周的前期教育(新兵训练),后期教育9周,军官、士兵一律接受同样的训练。这一阶段的合格者方可进入空降部队,接受基本降落课程训练,之后尚需接受体力及耐力的考验,这是成为一名空降兵的最低标准。
空降教育队的训练包括4项:   基本降落训练(5周)   内容有体能运动、跳伞基本动作、高跳塔训练、降下塔训练及5次基本跳伞。   进入基本降落课程后,并不是马上接受跳塔与跳伞训练,而是跳伞基础技术课程:最初在地面学习基本动作——5点着地训练;接着从高约30cm的木制台上跳下来做5点着地训练;然后在1.5m的高度进行悬吊着地训练。   之后,再接受高跳塔训练。高跳塔设置高度离地约10~11m,这是人类最惧怕的高度,其训练目的在于熟悉从飞机上跳出时的要领及降落的感觉。接着是降下塔训练:降下塔以钢索拴住降落伞,连同学员一起拉至约85m的高度,接着释放降落伞,以最贴近真实的方式模拟实际的跳伞降落过程,并使学员克服对高度的恐惧。   降落训练结束后,就进入实际的5次基本跳伞课程,学员自日本航空自卫队人间基地搭乘C-130H或C-1运输机出发,抵达目标区时从飞行高度340m的运输机跳出,以实施真正的跳伞训练。在5次跳伞训练中,有3次日间跳伞、1次夜间跳伞及1次水上跳伞。在完成5次跳伞之后,学员将获得长官授予的伞徽,正式成为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伞兵,并被编至第1空挺团。伞训结束并不代表跳伞的机会变少了,往后每位伞兵每个月还会有2次基本跳伞训练。
降落指挥训练(5周)   这是专门针对干部(军官和士官)开设的一项必要训练,包括:跳伞前后及机内指挥要领;装备、车辆、迫击炮、口粮等物品的捆包;日、夜间及不良天气下的空投要领等。受训军(士)官分5周训练以取得相关资格。
空降突击训练(军官9周、士兵7周)   这是所有官兵都要接受的训练。   空降突击训练包括:地图判读、指北针使用、野外求生、敌后破坏、通信、爆破技巧、诡雷制作与铺设、伪装等。接着受训队员进入长野县的深山中进行为期4周的假想状况突击训练,包括:侦搜行动、隧道与桥梁爆破、重要人质解救、空降指挥与诱导、敌军燃料集合场袭击、突击敌军车辆、突击敌军雷达基地(或阵地)、河岸舟艇突击、突击敌空军基地等。这种突击训练,让受训队员依循假想状况进行埋伏、突击、破坏、撤离,整个训练中,行动距离远、时间长,任务内容高度复杂化,教官与学员在这一过程中,其睡眠、休息与粮食都受到严苛的限制,学员在精神与体力方面的支出均达到极限。
第二 西部方面队直属普通科连队  “西普连”是“西部方面队直属普通科连队”的简称,在日语里“连队”指“联队”(团级),而“普通科”指“步兵”。所以,“西普连”其实是日本陆自西部方面队(相当于“军区”)的直属步兵团。该部最近曾赴提尼安岛,与美国海军陆战队举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夺岛军演”,这被视作美国有意提携日本成为“亚太安全代言人”的重要信号。(图为西部方面队直属普通科连队标志)“西普连”成立于2002年3月27日,驻地在长崎县佐世保市相浦。在编制上,“西普连”定员仅660人,比其他普通科连队1200人的编制少一半,且很少满编。不过,其成员全是挑选出的精锐,其中七成队员接受过高强度特种训练(特种侦察、通信干扰、三栖秘密渗透等)和正规战训练(山地机动、空中机动、岛屿攻防、阵地构筑、突击等)。“西普连”指挥官的级别是一等陆佐(上校),通常由陆自幕僚监部(参谋部)任命,现任指挥官是今年7月26日上任的国井松司。
“西普连”强调快速反应,因此没有编列重武器,主要装备是日本89式突击步枪、美制M249机枪、瑞典M2式84毫米无后坐力炮(30门)、日本01式反坦克导弹(10部发射器)、英制L16式81毫米迫击炮(20门)等。该部可搭乘驻冲绳的陆自西部方面队直升机实施机降,也可搭乘“大隅”级两栖运输舰抢滩登陆。最近日本防卫省还决定为该部队引进美制AAV7两栖战车。
“西普连”的训练和演习师从擅长两栖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主要研习夺岛强攻、侦察、渗透作战,另外他们还经常穿着潜水服进行潜水训练。可见,“西普连”实质上是披着“特种部队”外衣的海军陆战队,有很强的进攻性。据报道,日本防卫省正筹划将“西普连”升格为中央直属部队,并扩充人员装备。另外,日本防卫省还拟将“西普连”移驻冲绳。
西部方面普通科连队(英语:JGSDFWesternArmyInfantryRegiment(Light):WAiR)是驻扎于长崎县佐世保市的相浦驻屯地的接受陆上自卫队西部方面队直接手指挥的普通科连队(联队为日军性团级单位,轻步兵团)。部队是通称西普连或WAiR。中国国内有些媒体称之为:离岛警备部队。
2003年11月16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组织年度大演习时,其中一支特种部队格外引人注目。据称,这支特种部队是日本为了加强对西南九州地区和冲绳各岛的“防御”于2002年组建的。这支特种部队计划编制6000人,绝大部分成员是军官和士官,士兵人数很少,官兵比例远远超过目前自卫队的官兵比例,队员素质和职业化水平在日本武装力量中也是第一。
西部方面普通科连队是日本陆自卫队第一个军区直属,担负应突然作战性特种步兵团。该部队创建于2002年3月27日,日本国内被称作品“西部方面普通科连队”,俗称WAiR(Western Army Infantry Regiment)或“西普连”。西普联队以长崎县佐世保市相浦驻地为基地,受西部方面队(即军区)直接手指挥,主要担负九州地区,以岛屿防御,警备和抢险急救灾等任务。西部方面普通科连队的建立标志者日本陆上自卫队部署重点地域由东北向西南转变。一旦有岛屿战斗发生连队可通过长崎基地和佐世保基地搭乘海上自卫队的运输舰赶往岛屿。
西普连队在编制上也比较特殊,与普通的陆上自卫队步兵连队(团)1200人左右的定员相比,该团非常精干,全团满编为660人,仅有1个团部连和3个作战连(每个作战连内编有1个游骑兵排),而且该团通常没有满编,实际人数约600人。该连队的长官一般为上校军衔,由陆上自卫队参谋部决定其人选,现连队长(即团长)为若生智明(2007年7月3日上任至今),是该部队的第三任连队长(团长)。
图为队员和美军联合训练。西普连队的作战队员都是严格选拔出来的,主要选自东部军区担负首都防御的第一师和特种作战群,对于曾在第一空降旅服役且年龄在36岁以下的应选者也优先考虑。整个部队中约有70%的成员接受过高强度的游骑兵特种作战训练(即野外生存、特种侦察、山地机动、秘密潜入等各种特种作战课程),而且一线队员还要接受海上潜入等特殊训练,以胜任各种环境下的作战任务。
第三 特种作战群。早在1998年,日本陆自第1空挺团内部就成立了探讨反恐作战的机构,其骨干后来被送到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受训,回国后又在美国“三角洲”特种部队军官的指导下,开展特种部队的筹建工作。2004年3月27日,被称为“日版三角洲”的特种作战群正式组建。
该作战群定员300人,属于大队(营级)建制,由群长(上校)、副群长(中校)、群部管理中队、三个特战中队和一个教导中队构成。他们主要接受巷战和山地战训练,担负渗透、刺杀、绑架等特别任务,其中狙击手的训练要求至少能精确命中600米处的目标。一般而言,特种作战群主要搭乘CH-47直升机行动,必要时也可搭乘C-130运输机实施空降。为增进情报搜集能力,每个队员除了学英语,还要学另一门外语(大部分选择学朝鲜语和汉语)。  特种作战群的武器配备与“西普连”相似,增加了便携式防空导弹、轻型装甲车和大量卫星通信器材,这显示他们的任务更具独立性和长期性。日本防卫省对特种作战群的成员信息严格保密,姓名、照片、家乡都是秘密。
第四 特别警备队(SBU) 1999年3月22日,能登半岛附近水域发生“不明国籍特工船”被击沉事件。以此为契机,日本海上自卫队决定成立特别警备队,邀请英国皇家舟艇中队教官对基干成员进行训练。2001年3月,特别警备队成立。同年6月,美国海军陆战队“海豹”特种部队教官接手训练。
目前,特别警备队的编制为74人,只有中队(连级)规模,由队长(上校)、副队长(中校)、队总部(包括总务班、作战班、物资班、医务班)和3个排构成。每个排由1名排长和两个班(8人)组成,第1、2排为作战排,第3排为教导排。
他们的武器主要是德制MP5冲锋枪、日本89式步枪、少量美制M24狙击枪,以及闪光弹、警棍等非致命武器。特别警备队进行的训练包括潜水渗透、直升机索降等。他们当前的任务是从直升机或高速船只向目标船只发起突击、对可疑船只实施临检、与海上拦截舰队协同作战等。
在接到出动命令后,特别警备队会从江田岛基地出发,搭乘岩国基地的MH-53E、MCH-101直升机前往目标水域,通过强制手段使目标船舶停止前进,以机降方式控制目标船,等待海上拦截舰队到来。但由于MH-53E、MCH-101直升机没有配备搜索雷达和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因此特别警备队没有独立执行海上搜索任务的能力,必须依赖友军提供情报支援。
第五 特种警察部队。 日本的特种警察部队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日本海上保安厅下属的特种警备队(特殊警備隊 SST)。另一部分为警察厅下属的特种快反部队(特殊急襲部隊 SAT)。图为日本海上保安厅下属的特种警备队。
图为日本海上保安厅下属的特种警备队。
图为日本海上保安厅下属的特种警备队。
图为日本海上保安厅下属的特种警备队。
图为日本海上保安厅下属的特种警备队。
图为警察厅下属的特种快反部队和自卫队联合训练。
图为警察厅下属的特种快反部队。
图为警察厅下属的特种快反部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